感谢随机性,让世界到处留有“暗门”

你若胡问,我便乱答。

 

点苍

大一刚上,复读一年才考上的,现在退学好嘛?

老喻

不好。需要问别人的重大决定通常都是错的。

 

黑眼圈

叔两孩子经常打架老大嫉妒老二的聪明老二又爱得瑟;老大认为大人们都喜欢老二不能接受老二比她多一颗巧克力哪怕巧克力总数有很多;老大有好东西时从来不想着老二老二不管有什么都想着留给姐姐;老二考一百时老大说他的题太简单经常找机会用自身比较大的优势侮辱老二的作品;大人一说老大她就流眼泪老二为了大人不说姐姐经常被打了还强装没被打……不知道怎么办怎么扭转???想知道这种时候老喻会怎么做

老喻

孩子们看穿了大人自己没意识到的偏心。

 

溪午不闻钟

我大三,读企业管理,想考研又恐惧……

老喻

本科后接着读企管方面的研究生,就像婚前上两年性爱理论课的处子。

 

Allez

30岁,负债很穷,没伴侣,在职业选择上是应该选一份(非专业甚至不喜欢)工资高的改变局面,还是选择自己专业(游泳教练)但又不赚钱(淡旺季分明)的行业。

老喻

白天干工资高职业,晚上当游泳教练顺便泡学生发展伴侣。

 

秦修源

如何走出舒适区?

老喻

1、人生是一个持续的非舒适区,你能做的只是找到若干舒服姿势。

2、你要走进能力的舒适区,走出逃避的舒适区。

 

崔公子

你好呀,我是一个36岁的高中教师,工资收入一万每月,较清闲,这两年,学校(私立)招了很多能力很强的美女大学生,老师工资,大家都一样,所以自己感觉一把年纪把,有点自渐形秽,很想辞职出国学个外语,想寻求改变,在国内没语言环境,想听听你的意见。阅读更多:感谢随机性,让世界到处留有“暗门”

老喻

1、别去温哥华哈,我待了8年英语还很烂。

2、所以,即使有了语言环境,也照样可以逃避的。

3、有太多附加条件的“改变”,只是在给自己找借口。

 

王旭东

您对女汉子的现象怎么理解的?

老喻

不怪女人太汉子,只因男人太妹子。

 

木灵

要如何改掉知道做不到的破毛病?比如知道该关注长期,却仍盯着短期。

老喻

很多人以为“长期主义”是关于毅力的问题,其实是关于洞察力和计算力的问题。

 

加一舞室-?Smart

我以前认为读书没用,结果读了一本李笑来的书籍《把时间当作朋友》开启了我的读书生涯,但是我现在又开始迷茫,觉得知道和做到有很大的差别。我自己做一家舞蹈工作室,遇到问题我就会从书中找答案,但读过之后还是感觉没啥用。是我读的太少了没有办法理解?还是我读的太多已经读书读傻掉了?

老喻

1、有些书让你喜欢,是因为其创造了某种思维捷径,或者压根儿只是某种幻觉。

2、要去读那些让你感觉有点儿吃力的经典原著。

 

黄生 Rainbow Huang

请问老喻能说说张首晟教授是怎么回事?

老喻

1、有些人擅长做简单的复杂事情,有些人擅长做复杂的简单事情。前者如科研,后者如投机时代的区块链。想同时做好两类事非常之难;

2、横跨多个领域的富兰克林(张教授的偶像)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难出现。

 

杨猪

我已经毕业一年多了,今年22,本科读某211环境科学,后来考研没上,加上不喜欢自己专业,就去同学介绍的电缆公司,最开始是在三伏天搬电线电缆,记产品以及学发货,后来就莫名其妙的进入办公室做公司微信公众号,也没有什么别的要求就是按时发文章推广公司、办公室跑腿,但实在忍受不了公司氛围,因为全是老板亲戚朋友,所以辞职了。这几个月找工作也去面试了很多企业包括蚂蚁金服、亚马逊、苹果的客服,英语教育机构的销售,还有一些行政工作等等,反正很多,几乎都失败了。现在都有点接到电话,觉得很害怕,之前想好好学英语现在也没有动力去学。想跨行去学经济金融或者心理学,家人说家里困难无法支持学习费用,就觉得自己很没用,找不到目标。

老喻

你有一手好牌,又没什么可输的。多年以后你会怀念这段岁月。

 

Water

老师,您觉得,名字对一个人有多大影响,昨天蛋疼到在网上测算自己的名字,竟然有很大一部分特征能对应上。尽管理性告诉我那是扯淡,可还是觉得挺神奇,您怎么看?

老喻

人和猴子甚至和猪的很大一部分特征也能对应上。

 

姚雪芹

喻叔,刚毕业,偶尔会穷的焦虑。想请问在死磕专业和学习金融知识之外,怎么更快的实现财务自由?希望被回答,非常感谢!

老喻

从忘掉“财务自由”这个词开始。电影里说“干完这一票就收手”的人通常都挂掉了,现实中总说“财务自由”的人常因此操之过急。

 

云คิดถึง

老喻你好,我今年25岁,准备辞掉现在死板的工作,去深圳或是海南试一试,因为我不喜欢北方的气候,想要去南方定居,开始新的生活。对我的想法你有什么建议吗?

老喻

反对。你居然说“深圳或海南”,就像说“我打算去搞AI或烧烤”。

 

刘红梅

喻老师,我贪心太重,如何解?

老喻

取之有道就不叫贪。

 

ALEX.

喻老,生活中有很多信八字算命的人。更且有很多我认为有一定科学素养并社会地位较高的人虽然掩饰可也非常的信算命。想问问您怎么看待这类现象。

老喻

有些迷信是因为无知,有些迷信是因为恐惧。

 

喻叔,我是属于那种不到绝境,不会努力的人。到了绝境再努力,虽然有效果,但是结果往往离我的目标差一点点,这个时候就会后悔,然后继续颓废,直到下一个绝境。请问如何才能让自己一直处于对世界好奇,而不是厌倦的状态?

老喻

自暴自弃也是可以上瘾的。

 

fir·邢

16年管理学硕士毕业,女,黑龙江人在云南。民办大学老师一枚,工作很辛苦,工资也不高,比较讨厌复杂的人事关系。现在在考虑是考事业单位还是再去其他学校,很享受在讲台上的时间,但是也很想要安稳。纠结……

老喻

事业单位也许更复杂。试一下通过强化自己或更换学校,找到自己最爱的宁静讲台。

 

二飞

老喻,如何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性努力?

老喻

追求正确的事,塑造正确的行为方式,不在意短期的犯错。

 

拂尘

在上大学,觉得老师课程好无聊,平时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还要浪费准备考试,值得吗?

老喻

当你有更值得的事情时,才有资格问当下值得否。

 

Darkness Lee

多读书让我更不爱与人社交,觉得聊不到一块去咋办?

老喻

1、我喜欢和新认识的人聊他所在领域的运行逻辑与本质。

2、从样本角度看,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人类小白鼠。

3、如此一来,社交的匹配性便不重要了。

4、想办法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圆的正方形

今年本科毕业,入职民企,董事长计划近几年A股上市。但我想19年在职考研,之后继续深造,当大学老师。您给出出主意?

老喻

大学老师多老都能当,何妨给自己更多实践机会以令将来的讲台更精彩?

 

弟娃

我是一名游戏开发者。但是我致力于独立开发,现在学习编程和画画中但是都遇到了瓶颈问题得不到解决。我想问以当前科学理解来看,一个普通人可以同时把左脑的逻辑思维和右脑的图像思维都练的很强大吗?(刻意练习找不到法子也有些苦恼)

老喻

绝大多数关于左脑右脑或者全脑的科学,都是伪科学。

 

福田武汉18672118383杜

有没有人能赢到博彩公司的钱?

老喻

1、东京大学的研究员 Lisandro Kaunitz 和其他国家的几位学者,曾想出了一套利用博彩公司自己的赔率,来决定下注的数学模式。

2、美国曾经有人通过统计区域彩票剩余总量来套利…但以上在本国都行不通哈。

 

活络孝强子

老喻,我家是海南的,上大学在陕西,对象陕西娃,将来想在陕西发展,应届毕业生市场营销专业,喜欢做销售岗位,面试上一家成都集团公司工作,在成都培训一周完分配来昆明办事处,带有满怀期待来却跟HR所说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公司员工离职率高,工作环境差闲。我想着及时止损吧,不做了,回家待着看看书明年在找工作,在或者在昆明找个短期的工作春节就不干了,另一个借点钱到处旅行放空一下自己来年再战。

老喻

投资需要止损,而成长需要受损。

 

A

老喻同志,随你想象的话希望十年后的春藤会是什么样的?

老喻

父母的教育家园,孩子的成长乐园。

 

A

思考和实践有没有一个大致的合理比例?

老喻

二者是一体两面的,何来比例?

 

穆风Sky

老喻,你快乐吗?或者说现阶段你觉得自己做些啥最让自己感到快乐?

老喻

既有嬉戏孩童的快乐,又有好奇中年的快乐。

 

苏泽锋

喻哥,我今年21在做着保险销售,私底下一直在学习投资的知识,用不多的工资抽20-30%来作为长期投资资金永不动用,虽然来来回回赚的钱还不如卖一份保险赚的多甚至还经常亏钱,但这是我真正喜欢的事情,上班的休息时间学习这类知识也经常被同事冷嘲热讽,实业不做好就想着挣这些虚的钱,我一直在想这是我的方向错了吗?请喻哥指点一二。

老喻

1、保险在中国有巨大的空间;

2、基于价值的长线投资值得探索;

3、在21岁开始滚自己的人生雪球,你很幸运。

 

Ashitaka

因考虑家庭不想再干工程出差的工作,原本这个岗位已经做的不错,但想转行做建筑行业的设计,不过暂时肯定薪资比以前低,还建议跳槽转岗吗?!另外,三十一岁还适合重新学习转行做程序员吗?

老喻

我有个朋友高中没毕业从业务员做到行业顶尖公司的总经理,惟一的秘密就是在一个认准的行业坚持到底。

 

Lymon Bao

老喻您好,我想问:付出是否有用(有价值、有意义),是付出的人来决定的还是被付出的人来决定的?谢谢!

老喻

付出之前想一下回报,付出之时和付出之后完全忘掉回报。

 

A有赞-曹晴

叔,还有一个问题,我就那个别人和我聊天会感到很无聊的那种人,我该怎么办?

老喻

你只管无辜地盯着对方的眼睛说:好厉害!

 

量子老虎

老俞,请问你大学所学专业是?主要是想知道你是理科还是文科。

老喻

对我而言是大学“没学”专业:化工。

 

咪帥LOVE

那位22歲沒戀愛經歷的,我23歲也沒戀愛經歷,只是我是女生(灬°ω°灬),老俞大大,我現在在準備留學需要的作品集和語言。想多學學多看看,您說這樣會不會更容易單身呀求脫單秘籍。

老喻

爱是随机的,所以要多扔骰子–扩大样本量。

 

史君子

先生您好,我是96年的,性格极其偏执,我有抑郁症,中度抑郁,我喜欢做的事,我会废寝忘食的去做,不喜欢的事,就会无限期拖延,也知道很多道理,但是有些弯,真的转不回来,请问有什么办法能让我沉下心做那些不喜欢的事吗?

老喻

你已经在做不喜欢的事了–你在坚持做你自己都厌恶的自己。

 

行者

请问老喻:)您最近一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老喻

未来春藤。

 

红薯红薯

叔,我今年21,读各种小说里描写性的场面总是有生理反应,哪怕很严肃的文学也是,不知道这样正常嘛?跟我性生活少有关否?另外~十分期待在得到的课程上线。

老喻

只要看《高等数学》没有类似反应就算正常。

 

大先生

老喻,那什么叫做年轻人,什么叫做中年人?

老喻

一个人所向往的未知岁月,仍然占自己整个生命大头的,就是年轻人。

 

K K

老喻,我觉得现在科技发展实在太慢太慢太慢了,这样子感觉实现阶级越迁很难啊,因为有钱有工具,有钱人单位时间学习的质量永远比我们(抱歉只有我)高,这样子学不过,而且他们闲时还多,获得的信息又是没加工过的一手,老喻怎么破?教个作弊方法也行!

老喻

1、感谢随机性,这个世界遍布着暗门。

2、但那些以阶级为划分、以“跃迁”为目的的人很难看到。

 

泽元

老俞您好!我现在大四,马上就要考研了但是我觉得我这一次考上可能性很渺茫。然后我还欠了两年的学费,现在感觉压力很大,我想先找一个工作,先把学费赚到,然后一边工作一边准备二战考研(考计算机专业)我本科三本~但是我并不是很喜欢计算机这个专业,纯粹为了将来的工作。您觉得我这样方案可行吗?您觉得我还有必要考吗?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老喻

1、大多数考研只是为了拖延“跳入现实的河里游泳”;

2、发自心底不喜欢的工作走不远。

 

蛋炒饭

刚刚带领团队,压力山大还要装作积极乐观地鼓励下属,唉……

老喻

领导力包括两种打鸡血能力:给自己打,给团队打。

 

chenyu

老喻,打扰问下,以你的见识说下中国的小学私校和外国的私校各方面的差别。

老喻

学校的岁月积淀不可替代,哪怕只是小学。中国的私立中小学太年轻了。

 

如何挖掘出隐藏在表象下的那个赋有神性的本我?

老喻

当你被逼至悬崖边缘,纵身一跃。

 

水清莲动

您说会十年耕耘教育,未来春藤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包括世俗层面和情怀层面

老喻

让孩子的成长,成为1000w个家庭最美好的经历和回忆。

tonydbq

出一道假设题:主人公,作为一个只有十四岁,心智都没发展成熟,每天笼罩在作业和试卷上没有半点喘息时间,家长下了班就刷抖音,朋友圈,不辅导作业,没机会上补习班的人,如何按照家长的期望,击败从小就学早教,再拥有大量时间的重点学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语数英化学物理生物样样精通,还能得到身为藤校九八五才子企业高管创始人的父母的人生经验和言传身教,英译出口成章,各种竞赛都获奖,还拥有各种上层社会人脉资源的富家公子?要可操作性,十四岁可操作的答案(我这到假设题有点难,能做出来真的神了)

老喻

1、富家子弟有更大概率获得世俗的“初步”成功;

2、平民子弟因为要靠自己所以更能激发自我;

3、先天的家族因素,或富或贫,最终都要用“唤醒”这同一标准来评价。

 

1043

老喻,我常常把一段美好的时间过得一塌糊涂,请问怎么办呢?

老喻

好好珍惜尚有美好时间可糟蹋的岁月,很快你就只能把一塌糊涂的时间过得越发一塌糊涂了。

 

Jeffect Zhou

怎么寻找自己的使命?

老喻

不屈于命运的驱使,使命便会涌现出来。

 

Closer’

老喻,对于一个时常迷惘,思想不安定,对关乎切身利益的事儿都能不着急,嗨到爆时又突然会有莫名的伤感,自认为自己是多重人格,我怀疑人自己不可能有牢固的三观去指导我坚持一件事,我是不是太佛太丧太脆了?

老喻

伤感是一种自我摧毁的暴力形式。

 

青白

叔,我是做餐饮的,有做了8年。现在是一家餐饮公司中层干部。做餐饮的七年时间,其中有两年自己创过业,但失败了。刚和老婆离婚一年,有一个女儿3岁是我爸妈带。我自己非常喜欢绘画,目前报了一个培训班。学完以后想自己做线上教育,对这一方面,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唯一的缺点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行业,风险非常大,不是我的专业。万一失败了,我还有个女儿还要养。现在有点裹足不前的感觉。希望叔能够给我支支招。

老喻

创业失败可以再来,老婆离婚可以再找,孩子也能领回来自己带,但是寄希望于以绘画作为人生的突破口,你真是够不靠谱的。

 

Aline

想问老喻了,普通人如何在能力范围内把日子过好点?

老喻

扩大认知半径,减少行动半径。

 

?

喻总,你知道pua行业吗?他的鼻祖迷男就住在加拿大,你对把妹有什么心得没

老喻

我就知道加拿大熊多。

 

玉米IN

老师您好,我的问题如下:①读研(全日制)和直接工作(私下自己学习,比如读个在职研究生)这两种选择的区别是不是:前者主要学知识,附带锻炼能力。后者主要锻炼能力,附带学知识?②对于同时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综合能力的行业(比如律师)而言: a.您认为读全日制研究生的必要性大不大? b.如果确实很想读全日制研究生,读研和工作,谁先谁后?谢谢老师。

老喻

工作一阵子再决定是否读个在职研究生。

 

老王闷闷

喻老师,我总是喜欢吃饱喝足躺在床上听得到上的各种老师的课,花了好几千了,平常啥也不干,按月拿工资也不求上进,也不评职称也不求职务,也不生孩子,也不交朋友,也不爱老婆,爱健身,爱买衣服爱躺着,也不爱社交软件,比较冷漠,我这种人您看看有什么毛病?

老喻

知识意淫。

 

雅味骨汤麻辣烫

喻老,我是98年的,17年辍学在外摸爬滚打一年多,东凑西凑几万块,现在在小镇开了家麻辣烫。喻老在小镇这个讲人情世故的江湖里,自己经验缺乏喻老能否推荐一本火星版处理人际的书籍加一小段你自己总结的经验。

老喻

1、人际方面我是白痴。

2、海底捞就是麻辣烫起家,东西难吃,只能靠讨好客户。

3、与其揣摩人情世故,不如全心全意对食客好。他们才是你的衣食父母。

 

温州图门王户外烧烤—超哥

有个朋友跟我说,有个大趋势的生意找我合作,花2000块做个基因塞查,再花2万块找一个专人分析一下基因,如果说有某种癌症的风险,就可以花一两百万培养干细胞治愈。我的感觉是虽然基因筛查和基因编译也许是攻克癌症的方法,但目前成熟度没那么高吧!再者就算流行起来,也不会以团队的形式去扩展吧!总感觉是那批炒完区块链,现在又来炒基因的人在做请问百事通老俞你怎么看?如果是真的推荐一些有需求的朋友给他,不但能够赚钱,还能够帮助人。

老喻

算了。

 

~

老喻你好,在校大学生物理专业,除了科研还能走什么路?

老喻

1、投资家芒格认为自己从物理获益匪浅,企业家马斯克一直用物理学武装自己。

2、重要的是将物理学转化为思维&解决问题@实现创新的方式。

 

中融信托寿孟尧

老师,有认知和用认知去解决问题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因为适应不了体制,30多从国有单位辞职,重新开始做销售,资源有限,压力每日剧增。家人一直反对,但是我自己不后悔,可是困境中要如何挣扎出一条活路?

老喻

10年后也许你会庆幸自己的艰难抉择你越努力,这“也许”的可能性越大。

 

FRAN不周

有没有一首歌是all-timefavorite?

老喻

大自然演奏的那首歌。

 

soareagle

老喻,本人做了三年数通行业开发,深感行业发展进入平稳期,一想未来十年还是这这种生活状态,遂辞职来深圳寻求新的机会,目前进了一家今年才成立的工业安全方向的创业公司。但是看到人工智能很火也想试试这个方向,平时也在自己学习,但是很不成体系,所以导致很迷茫,很多时候由于迷茫浪费了很多学习时间。但是很多时候我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导致了当前的困局。请问喻老如何解开我当前困局?非常感谢。

老喻

乔布斯喜欢Wayne Gretzky的一段话:“A good hockey player plays where the puck is. A great hockey player plays where the puck is going to be.”–去球将去的地方。

 

小马

为什么我觉得赚钱很简单但却没钱呢?

老喻

因为你会做梦。

 

青龙揽月

老喻,如果只给自己在处世和行事时留一个原则,会是什么?

老喻

诚实。

 

马一文

在能力没有形成树木的时候,往草丛的方向发展了。草丛有可能形成树林吗?

老喻

生命更像是燃烧。所以野草般的生命力漫山遍野,野火烧不尽,似乎更接近生命的本质。以此来评估能力,也许更契合现实世界。

 

歌未竟

喻叔,你好。我是应届毕业在深圳从事工业设计的。和关系好的同事聊人生,他对设计大师凯瑞姆·瑞席说的“每个人都是天才,只是他们努力的把自己变为普通人。”(百度了一下好像他没说过)这话深以为然,出于关系我应和了,但私下一想觉得这话是飘在空中的废话。请问在喻叔看来,我的想法是否有问题。我认为大师说的那句话是自持成功,受人追捧说出来的废话,没考虑到具体的操作性。

老喻

1、当你的自我意识里有“我”这个概念时,你已经把自己定义为独一无二的天才了。这是从存在的角度;

2、然而从天赋的角度,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

3、所谓天才,是指如何在上述“2”中实现“1”。

 

只是,习惯了

明天要去深圳实习了。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好期待。可有指导?你认为个人工作能力跟工作经验成正比么?(我似乎不认为)

老喻

像自己是老板一样工作。

 

SJ

直属老板是个瓦萨比怎么办?

老喻

老板是“萨比”乃人生常态,但若大老板是“瓦萨比”则要尽早下船。

 

Alyssa

本科一个极其普通的二本,今年6月份刚毕业,去年一战考研,我是很努力学习最后却考的很惨,后来想了很多今年二战选择跨考一所名校心理学,现在在一所985学校复习深感自己与他们的差距,我拼尽全力却似乎也达不到他们的一半,极度郁闷,加之自己的情绪特别不容易控制,一点事都能给我整的一天不舒服。感觉二战又废了,我真的超级想改变自己,从小自己就是那种,付出很多努力却得到的不去人家付出一点努力的人得到的多。情商低,智商低,家境一般,各方面都不凸出,就像是一眼望到了生命终点,我怕自己碌碌无为,却始终摆脱不了身上的弊端。

老喻

1、你是在并非自己强项的领域与人死磕,并因意料之中的落败而全盘否认自我。 2、中国的教育给亿万孩子一个错觉,似乎考试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人生价值衡量标准,这是很可悲的事情。

 

李国军

古今中外有四位智者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王阳明、曾国藩、查理·芒格、富兰克林,请问老喻对这四个人怎么看。

老喻

好是好,有点儿乏味。

 

Mr tiger

做事总是还没开始,就担心自己做不好,有排斥心理,还一味抱怨,发牢骚,怎么办,让人很讨厌,自己也很讨厌,事情一过,又跟没事人一样,如此反复,一事无成啊(25岁的年纪,总是想着太多,控制不住自己)?

老喻

跳出无能的自我强化死循环。

 

价格敏感型客户

老师好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我现在在读书我一直想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一直没有找到(在大学期间学过会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都取得合格成绩但不觉得喜欢)。我要如何找到自己喜欢事情呢?

老喻

1、你喜欢的事必须是你干它你不累、它干你你不苦的事。

2、所以你要在干和被干之后才知道。

 

颜颜儿

会对32岁/已婚/有娃/妇女辞职考研,说些什么?

老喻

1、32/已婚/有娃/妇女,都不是辞职考研的限制条件。

2、要取决于“你未来要过什么生活”的目标,以及实现的成本与收益。

 

JS

老喻,一个彻彻底底的好人是怎么变成彻彻底底的魔鬼的?

老喻

装不下去了。

 

Milk

老瑜,我说离婚男,女儿前妻带着,就住在附近,我经常会去带女儿出去玩。家人都想让我重新找对象,我现在都不想再婚了,已经经历过了就不想再去经历,觉得好麻烦。你有好的建议吗?

老喻

挺好的。在理解“责任”之前少给别人添麻烦。

 

CgeassS

国内本科双非学校金融专业,现在大三转学去了美国一个排名很一般的学校,现在在准备GMAT考试想研究生往前跳一步。但是纠结是选一个排名靠前知名度高但是在美国中小城市的学校,以后拿着学校名声找回国工作,还是选一个排名比前一个靠后一点,但是在大城市,实习机会多,以后拿着美国工作经验回国找工作?

老喻

为了“学校名声”和“实习名声”出国留学的成本太高了。

 

zeng

喻老师:您好。您的传道解惑让我受益极多。谢谢。请教:小孩三年级,男,特点是逻辑能力,对音乐,乐器,画画,无天赋。在长沙生活。目前除学业外,报了两个奥数,大语文,英语。这些他挺喜欢。问题是:他还报了篮球,双簧管。他还想报围棋,机器人。围棋,机器人他特别喜欢,我们考虑在国内职业化概率小,一年级就停了。机器人,考虑资金和老师水平,一直不舍得报。其实内心也在纠结。因为升学是看奥数的。最好的私立初中,比的也是奥数。他现在的精力和时间己到极限。我的问题是:该如何取舍?先现实再爱好?还是在大学之前一直这样压制管控他的爱好?等他独立自律了再有机会去选择吗?我内心不想管控他,压制他。但国内这么残酷的分数环境,不得不压制他。该如何疏导他引导他呢?

老喻

1、应对升学压力?培养未来能力?是你的主要矛盾; 2、孩子的逻辑能力强,多攻数学。奥数别沦为刷题也挺好。扩展对数学世界的视野,看电影纪录片传记; 3、音乐体育应作为素养提升和放松,别是压力; 4、机器人是编程的物理形式,围棋太耗时间; 5、多聊天,让孩子睡够、开心、好奇。

 

杜星星

老喻,你说我为啥看你这些奇怪的短哲学而不是关掉手机省点电好凑齐登月的钱咧,可能因为写得挺好。

老喻

因为这里是火星哲学,好过登月。

 

苏哲酥先生

在人大本科读数学专业还是计算机或大数据专业好?

老喻

来个双专业?

 

嘿!Mr.Chen

喻老师,真心的求问,如何才能明白一个行业的逻辑?(已经在行业摸打一年半)

老喻

等你摸打10年后也许可以明白一点儿。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一定要给我一点建议。老师好,第一次给你留言,男,今年29,高中未毕业在工厂待了11年工资才6000多,有家庭两个小孩,工作中途几次醒悟过来辞职做其他事,最后失败又回到了原来的路。现在父母老,儿女小,其他同事都在舒适区混日子,我不一样,我还有梦想。工作几乎都要加班,像隔绝外界一样,我想再试一次辞职不要在封闭的工厂待下去,又要担着养家糊口的担子。我还有资格迷茫吗?

老喻

1、尽管“积极向上”值得赞扬,但重新开始一件事情非常之难; 2、试着在现有岗位上探寻向上的空间。工厂的封闭也是相对的; 3、如果要冲出去,最好基于自己的专业。然而,因为你有一个“舒适”的退路,坚持下来很难。

 

翔飞

老喻,装着看通透和看通透后装着,哪一种状态更舒服?

老喻

一个是骗自己,一个是骗别人。骗自己总是最严重的。

 

Messiah

老喻,你认为信任在亲密关系中重要吗?排在第几位?望回答。(本人遇到的问题是连身份证号码都不肯给我的这种)

老喻

第一。

 

老丁

老喻你好,我是一个经营者,最近反思了一下人生,感觉自己挣钱70%是为了两件事:1、被别人需要;2、别人的肯定或者说尊重。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老喻

这两项可以作为人生的目的,但不能作为经营的目的,除非“别人”指客户。

 

Albert

喻老师好,我比较擅长辩论和追女生,现在大四,要决定以后发展的方向,怎么走好一些?

老喻

如果是巧舌如簧那种辩论,甜言蜜语那种追女生,可以“口活”为发展方向。

 

叔,如果把你一个人扔到荒岛上住七天(衣食住行都不用担心),还可以另外带3样东西,你会带什么呢?这七天你会在荒岛上怎么度过呢。

老喻

若有电源,一台电脑就好了。完成我一直想写的一个故事:《鲍威尔河谋杀案》。

 

甲乙

老喻,特别喜欢你的文章,我一个三本大学毕业,在重庆创业过两次了。第一次一个朋友接盘了,后来注销了。第二次做的篮球培训,后来和一家本地大点的机构合并了,现在拿了一点点股份和固定工资,每月6千加上分红能到1w左右。感觉老板没有太大的想法,没有什么发展前景,自己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公司一共十个人左右,相当于我是一个校区的负责人,销售团队也是我在带。感觉自己能力不行。自己在公司基本上也是天花板了,基本上除了老大也就是我说了算。现在又想去创业了,但是又很纠结,迷茫。想法倒是很多,一个是自己也没有什么资金,二个感觉自己能力也不行。我的想法又都是想把企业做很大的那种,所以起步感觉就很没有方向。觉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想法多。我现在该怎么样找到未来的路。

老喻

1、能够独立做起两摊子事已经很了不起了; 2、草根型的创业者容易低估自己; 3、通过学习、或者去目标公司卧底来提升自己,以实现更大突破; 4、趁着年轻埋头冲,尽早找到自己能干至少10年以上的事情。

 

王旭

最近遇到身边朋友考虑孩子学区问题,异常焦虑,自己的孩子也马上遇到这个问题,刚刚看您的问答有些启发,不知对错;上学的根本目的是学习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那除了力所能及的为孩子购买更好的学区之外,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成为不断学习、独立思考的人,然后传授予孩子,不知道这么思考是否正确,也想请您谈谈您对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方法?感谢!

老喻

1、家长的教育难题=现实的升学问题+未来的能力问题; 2、只提前者很短视,只说后者很天真; 3、努力发现二者之间的交叉地带。

 

晨杉

老喻,有你真好 35岁人至中年,但真心觉得自己正年轻且对生活热情不减,虽看到了人世的复杂却仍希望可以做个快乐、真实的人。可时间越跑越快,家庭、事业、理想、俗事……太多事需要平衡,精力越来越难集中,分享些针对这个年龄的人生经验吧!

老喻

35岁还嫩着呢。

1、别停下来;

2、不因看透世故而世故;

3、通过“说不”减少复杂;

4、理性变得更重要;

5、行动死磕,心底放过自己;

6、降低对他人的期望值;

7、多和老友聚;

8、享受生活,照顾好自己;

9、坚持学习,发现新增量;

10、未来很长,及早规划。

 

Aura

还有4个月就要20岁了,希望可以给自己一个有意义的生日礼物,有什么推荐吗?

老喻

把自己装在盒子里送给自己:看,多么年轻的生命啊!

 

 

请留言吧!

声明:你的问题或被放出,本人回答绝无疗效保障。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如何赚到第一桶金?

原则一:趁早开始

据说有一项研究,分析到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人能够成为亿万富翁。

结果很有趣,关联性最强的不是出身、智商、教育程度,而是:

这个人何时最早开始做生意。

这里的做生意,包括一切买卖,只要是当事人自发完成的。

有本德国的书,用显得特专业的方法,研究了大量富翁的成功秘诀。

这类研究不管看起来多么科学,都有幸存者偏差的嫌疑,属于塔勒布嘲讽的对象。

但是有些数据还是可以看一下的:差不多有一半儿的人,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生意,不管是大是小,是卖东西,还是当球僮。

谈起巴菲特的发家史,大家喜欢提及他11岁的时候就买下了生平第一只股票。

但是谈起第一桶金,少年巴菲特赚的第一笔钱,来自他在家门口摆摊儿卖口香糖。猜猜哪一年他多大?

5岁。

我一直觉得,动机和天赋是一回事儿。

一个人很早开始有做生意的冲动,并非是说他比别人更早开始原始积累,而是指他有赚钱的“童子功”。

另一个要趁早的事儿是恋爱。

总之,一切可能犯错的事情,最好早点儿犯错。

题目1

多大的房间可以装满全世界的黄金?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人类迄今一共开采了17万吨黄金。

装下全世界所有开采出来的金子,只用一个长、宽、高都是20.6米的房间就够了。

会不会有点儿意外?

原则二:独当一面

有人会说了,街头那些摆小摊儿的穷苦人,他们有时会带着孩子一起帮忙。难道这些可怜孩子会比有钱人家的孩子更有机会发财吗?

这要看穷孩子是否独当一面,如果只是当个打杂的,帮助未必大,苦难不总是个好老师。

为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更容易发财?除了继承、铺路、教育、关系网等因素,更因为这些孩子更早接触到商业的“完整逻辑”。

做生意这件事,闭环能力几乎可以排在第一。一个烧烤摊儿小老板,可能比某跨国公司副总裁更易创业成功。

当然现在很多创业并不要求你真正赚钱,甚至不要求你真正把生意做起来,照样有人接盘,这就是另外一回事儿啦。

题目2

浴缸里的空气有多重?

题目1让我们知道了密度大的“可怕”。空气的密度够小了吧,小到我们感觉不到。

那么一个浴缸里的空气大概有多重呢?

没错,足足有一公斤。

所以,以后你看见空浴缸,别以为是真的“空”,里面有实打实的一公斤空气在那儿泡澡呢。

原则三:不分大小

生意就是火种。对于能够点着一堆火的人来说,能点着一张纸,也能点燃一片森林。

洛克菲勒的父亲是个假药贩子。洛克菲勒从小就学会了做生意,七八岁时他就将树林里的小火鸡带回家养,卖掉。

他有一个小本,详细记载自己干过哪些活,并且向父亲要收入。

12岁时,他就将自己积攒的钱借给邻居,收取利息。

我有个朋友,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他很小开始做生意赚钱,开始是什么都卖,后来卖兔子,再后来干脆养兔子,早早懂得了“复制”是生意的核心秘密。十岁他就是村儿里的养兔子冠军了。

不分大小,不分贵贱,无问西东。

题目3

游泳池里的空气有多重?

一个标准游泳池里的空气有多重呢?如下:

这个第一桶金有啥关系呢?好像没有……让我硬扯一下吧,其实钱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你如果认真赚钱攒钱,就像游泳池里的空气一样,足有一头大象那么重。(好牵强啊……)


原则四:边做边学

赚钱和游泳一样,不能光在岸上比划,跳下去再说。

《孤独大脑》的“胡问乱答”里,经常有人问考研的问题。这是个很私人的事儿,因为每个人的背景、现状、预期都不一样。

但是对于应届本科生要考管理、商业方面的研究生,我几乎是旗帜鲜明地反对。这和处男处女婚前上两年的性生活培训班有啥区别呀?

我并不是反对学习。卡耐基13岁开始当童工,但一点儿没影响他大量阅读。3G资本的老板60来岁了还去上各种研修班。从实战里带回体验与问题,百战归来再读书。

我有个做投资的朋友,说自己最讨厌某名校的学生,没见着一个做成事儿的。

抛开他的偏见不说,名校的厉害学生,从小就是以接近100%的完美成绩,一路杀上来的。但现实中,你需要大量试错,用“证伪”的方法,求解“不太确定”的答案。

太追求正确的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正确”,会不惜动用一切智商。

题目4

气球向哪边飘?

这个题实在和“第一桶金”扯不上关系了。但据说是谷歌或者微软的面试题,也离“金”不远。

不过,本题和之前3个问题的“密度”主题密切相关,而且非常有趣。

假如有天你开车带着一位美女,她拿着一个飘着的氢气球,坐在你右边的副驾驶位上。

你不怀好意地向右来了一个急转弯,果然,你快要忘光的初中物理知识发挥了作用,是惯性还是离心力?总之美女身不由己地向左侧倒过来。

请问:气球现在飘向哪一侧?

(请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气球”两个字,以获取答案。)

原则五:不分彼此

总有人说,假如我自己开始创业,就全力以赴把事情干好。

但现实是,假如一个人打工的时候混,做老板也很难做好。

碧桂园的杨国强当砌砖工的时候,理想就是当最好的砌砖工。在他最卑微的时候,骨子里早就有老板思维了。

题目5

假如把地球表面垫高一米……

这个问题和密度关系不大,但是和体积有点儿关系。

我在加拿大给自己盖房子,挖个地下室,就运了上百卡车的土。由此可见,土方量看起来不显眼、但装起来其实很吓人。

问题来了,假如我们用土将地球表面垫高一米,可想而知会用很多很多土。

请问:将地球表面垫高一米,地球的周长会增加多少?

答案:6.28米。

看起来有点儿意外?计算如下:

周长C=2πr

周长之差=2π(r2-r1)

r2-r1=1米

所以,尽管你垫了很多很多土,地球周长只会增加6.28米。


原则六:学会管钱

卡内基很小就被老板调去记账,晚上还上夜校学习复式记帐法,每周3次。他的会计知识,是后来建立巨大的钢铁王国的法宝。

洛克菲勒16岁进入休伊特-塔特尔公司,成为一名复式薄记员。这是他生意的生涯的开端。

复式记账法是当年财富管理的先进武器了。

这方面我是弱爆了。我曾经做过一家公司,十年到了几百人的规模,生意还行,后来卖给了上市公司。

但是公司的财务室,我一共没进去过10次。幸好我还有个合伙人。

我虽然很喜欢做数学题,但却讨厌看账本。

这样的人,很难发大财。

题目6

一桶金有多重?

那你到底是怎么赚到第一桶金的?

假如桶的直径是30cm,高度是50cm,其体积是35325立方厘米。

黄金的密度是19.3,装满黄金重量是682479克。

按照最近两天的黄金价格,这一桶黄金的价值约1.86亿元人民币。

天哪,让我算算,我的全部家底儿加起来够不够一桶金…


也许你看出来了,本文压根儿没打算讨论如何赚到第一桶金,就是想出6道很好玩儿的题而已。

是啊,别忘了,这个世界除了黄金,还有空气、密度、气球、惯性、周长……这么多美好的事物。


(请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气球”两个字,以获取第4题的答案。)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为什么真正聪明的人都是概率高手?(零公式入门篇)

开始

懂概率的3个层级


1

懂得概率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因为这个世界,不管是世俗层面,还是宇宙层面,都是依照概率运行的。

至少,概率包裹着人类的无知的最外面那一层

然而,这个世界上极少有人真的懂概率。

我把“懂概率”分为3个层级:

层级一:懂概率计算

层级二:懂概率思考

层级三:懂概率行动

这三个层级未必是递进的关系。

a、你是概率计算高手,也会艰深的概率思考,但未必一定是个概率行动高手。即使天才如凯恩斯,也是历经多年磨难,才最终跻身“层级3”;

b、有些人压根儿不会基本的概率计算,也不知道什么叫概率思维,但天生就是概率行动高手。例如那些德州扑克高手,交易员鬼才等等。

这或者是因为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是个天然的概率训练场,或者是因为大脑本身就是一个概率机器。


2

有多少人懂得概率计算?

大约1%吧,实话说可能更少。

懂得概率计算的人里,有多少人懂得概率思考?

再来个1%。

懂得概率思考的人里,有多少人懂得概率行动?

还是1%吧。

不过,这么一算,全世界没多少人真正懂得概率行动了,而且这样计算也违背了我上面所说的,有些人天生就会概率行动而无需会计算。

所以,修正一下,把后面的两个1%改成10%。

于是,可以得出,有意识的概率行动者,大约万分之一。

也就是说,在千万级人口的城市里,有几千个“概率高手”。

你可能会说,不对吧,北上广深这些千万人口城市,每个地方光是亿万富翁都不止几千个吧?

有钱人虽然多,但很多只是靠运气,属于“随机漫步的傻瓜”,而非概率高手。

那么,“孤独大脑”公众号的订阅者接近50万,其中的概率高手只有不到50个人吗?

留个悬念,在文章最后揭开。


层 级 一

概率计算

1

假如想应对这个世界上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共舞,你必须懂得概率计算。

那么,一个普通人到底要掌握多少概率公式,才够用呢?

我的答案是:零。

没错,你一个公式都不用记。

爱因斯坦说:

“科学知识不是大量莫名其妙的结论,它是每个人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自己应当并且也能够推导出的结论。

学习科学的过程,就是自己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

概率的公式本来就很简单,假如你能够拆掉这些公式,自己从头推导,你就永远不用去记这些公式。

对于那些熟悉概率公式的人,我也建议你一起来一次“从头推导”,这样你就会发现,几乎可以解决所有的“难度达到硅谷面试题级别”的概率趣题,绝对横扫“俗人圈儿”。


2

如何从头推导?

我想和你分享的是“平行宇宙法”。

比方说,我们扔一个标准的六面骰子,众所周知,你得到任何一个面的可能性都是1/6。

但是很多人即使懂得这个简单的道理,也没法从感官上理解。他会想:骰子落地,只会100%是某个数字,1/6有什么意义呢?

就像我有次和一个朋友聊特斯拉电动车的自燃率。我告诉他根据行驶里程,特斯拉官方公布的自燃率比燃油车低500%。

这个朋友说:不管你特斯拉总的自燃比例有多低,(一旦发生)对任何一个车主而言就是100%……电动车自燃也许是小概率事件,但对涉事车主来说,却是百分百的噩耗。

这就是聪明的概率无知者。

其实特斯拉的说法也有漏洞,因为他们应该和同等车龄同等级别的车对比,才够公平。不过,这个就是更聪明的人才能提出的问题了。

回到我们的“平行宇宙法”:

一个骰子在你扔出的瞬间,现有的宇宙分裂成了6个平行宇宙,如下:

所以,尽管现实中,看起来骰子落地的时候,只会是某个确定的一面朝上,但是当你(不作弊地)随机扔出骰子的时候,骰子的未来就分裂成了6个平行宇宙,分别是骰子落地之后的6个结果:1,2,3,4,5,6。

但是,我们的现实,只能选择6个宇宙中的一个。

因为标准骰子的六个面是一样的,所以6个宇宙平分了“未来的可能性”。

所以某一面出现的可能性,也就是概率,1/6。

那么,扔一个骰子,得到偶数的概率是多少呢?

把2、4、6三个平行宇宙的三个1/6加起来,等于1/2。

懂得概率计算的人,一定会对我如此啰嗦表示不屑,请坚持一下,再往下看。


3

平行宇宙论”,也叫多重宇宙论,或者叫多元宇宙论,指的是一种在物理学里尚未证实的假说:

在我们的宇宙之外,很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宇宙,而这些宇宙是宇宙的可能状态的一种反应,这些宇宙可能其基本物理常数和我们所认知的宇宙相同,也可能不同。

多重宇宙这个名词是由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1895年所提出的。

平行宇宙经常被用以说明:一个事件不同的过程或一个不同的决定的后续发展是存在于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

(以上来自维基百科)

我个人对平行宇宙的理论不太感冒,但觉得用它来描述概率,非常直观。

而且,这能够让我们从哲学和“实在”层面,去理解概率里的“发生”和“未发生”。

例如,假如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是80%,但结果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很多人会据此怀疑概率的意义。

借助于平行宇宙的理论,我们就能说,除了要验证80%发生概率的精确性,可以认为我们掉进了20%“不发生”的平行宇宙,这并不奇怪。

最近有位物理学家认为,我们处于上层宇宙的一个黑洞中。

个新观点颇让人震惊:我们所知的宇宙,可能是从其他宇宙里面的“黑洞”诞生而来。大爆炸就是一个黑洞“炸出”另一个宇宙的过程。

我们对于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对自己似乎“命中注定”的命运,对于比电影还要精彩(或是“还要悲催”)的现实,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疑惑和感慨。

4

让我们回到现实世界的概率话题。

现在我们把问题变成扔两个骰子。

请问扔两个骰子,得到两个6的可能性是多大?

太简单了,1/6✖️1/6=1/36。

但是,为什么要这么计算呢?

我知道你懂“两个独立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A发生的概率和B发生的概率的乘积”,可我们说好了不用公式的呀。

所以,让我们继续用平行宇宙的可视化计算法。

扔两个骰子,其实是它们的宇宙分裂了两次,如下图:

第一次:扔第一个骰子时,宇宙分裂成了六个(绿色);

第二次扔第二个骰子时,每个绿色的宇宙又分别分裂成了六个(蓝色)。

于是我们得到了36个平行宇宙。

现在我们来找一下,在36个平行宇宙里,有多少个是两个骰子都处于6的状态。

答案是只有一个(在右下角),所以,得到两个6的可能性是1/36。

用“平行宇宙法”,看起来复杂,但直观,而且可感知。

这正是爱因斯坦所说的:

每个人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自己应当并且也能够推导出的结论。

更关键的是,我们可以用这种零公式的方法,来解答更难的题目。


5

目前《老喻的人生算法课》正在“得到App”上卖,为了促进销量,主编要我在该App的社区“知识城邦”上陪聊

大部分问题都是人生和工作难题,我尽量显得机智而有诚意地回答(目前已经快装不下去了)。偶尔也有数学题,例如下面这个: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我猜90%的人不会做。

会做的那10%,其中可能只有1%能说明白为什么这么做。

让我继续采用“平行宇宙法”清清楚楚地算一遍。

如题,因为1也可以是3,所以我们可以把问题简化,单个骰子得到3的概率是2/6=1/3。

在下图中:

  • 用红球来标记1和3,出现的概率是1/3;

  • 用黑球来标记其他可能,出现的概率是2/3

  • 扔三个球,作为独立事件,相当于爆炸了三次,如下图。

分裂了三次之后,一共产生了3✖️3✖️3=27种可能。

我们来检查一下,这27个平行宇宙中,有多少个是两个红色球?

如图,从右侧回溯到左侧,每条线上的三个球,就是该平行宇宙下的三球分布。

其中,画红钩的6个符合条件。

所以,答案是:6/27=2/9。

我们也可以用排列组合法来做:

1/3✖️2/3✖️1/3✖️3=6/27=2/9。

但我们说了,不用一个公式。

(开始提问者后半截的问题,摇骰子,得到三个3(1也可以是3)的概率是1/27。)


6

下面这道题,已经进入高手级别了,但是我们依然不用任何公式。

更好玩儿的是,你甚至可以用下面这道题让普通人迷惑的地方,在酒吧里和人打赌。当然,不是真赌哈。

帽子里有三张卡片。一张两面都是红色(“红-红”),一张两面都是白色(“白-白”),一张一面红色一面白色(“红-白”)。

从里面随机抓出一张卡片扔向空中,落地后红色一面朝上。问:这张卡片是“红-红”的概率是多少?

请你准备三张纸片,写成上面的样子,以便更直观地思考。

看起来很简单啊,根据已有信息,这张牌要么是(“红-红”)那一张,要么是(“红-白”),二者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所以是“红-红”的概率是50%,不是吗?

正确答案是:2/3。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一书中,对此给出了清晰直观的解答。

正确的问题表征是根据卡片的面,而不是整张卡。

所有结果样本空间包括六个事件——每张卡片的每一面各为一个事件

由于红色的一面向上,因此在“有效样本空间”中共有三个事件:红白(红面向上)、红-红(一个红面向上)、红-红(另一个红面向上)。

因此正确答案是 2/ 3——三个等概率事件中,其中两个是红-红。

我们的错觉在于,红-红这张牌每回只能出现一次,为什么其两面可以“拆”成两个独立事件呢?

我们用穷举法,以“概率树”的形式,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平行宇宙法”,加上书中的配图(如下),更容易理解:

三张牌可以分裂成(上图右侧的)6个平行宇宙,牌面是红色的有3个,这3个中,有2个是红-红牌。

你看,这道题看似非常简单,能答对的人极少。而且会有人看了答案都不服,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三张牌,实际玩儿上几把,不服就来真的。


7

其实,“平行宇宙法”就是一种穷举法。

只不过我把动态过程加进去,因为有了时间空间,以及“分裂”这个动作,我们就可以让这个计算过程可视化,可感知。

这样以来,也就更可以在“为什么”的基础上思考。

“为什么”,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词汇,本系列文章的后两篇,“为什么”是主角之一。

追问“为什么”,也是概率计算的“第一性原理”。

一旦做到了这一点,你就是真正聪明的概率高手。

8

能否进行概率计算和思考,的确是评判一个人是否真聪明的硬指标。

1968年夏天,爱德华·O·索普遇见了沃伦·巴菲特共进晚餐。索普是一位数学家,曾经在赌场攻克了21点游戏,后来又在资本市场上大展身手,是量化金融的先驱。

两个聪明人在一起自然要过招。巴菲特决定考验一下索普,题目如下。

有三个奇异骰子,每一个骰子最多有2个或3个不一样的数字。用这些特殊的骰子来玩1个赌博游戏:

你可以选这3个中“最好”的那个,而我拿剩下的2个中“最好”的。我们一起掷出,数字大的获胜。

即便你选择了那个你认为“更好”的骰子,我也总是能够从平均统计值上战胜你。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这里最不可思议的一点在于,根本不存在所谓“最好”的骰子。

坦率说,这个题目让许多人困扰,因为他们认为应该遵守数学上所谓的传递规则:若A优于B,B优于C,则A优于C。

索普答出了巴菲特的难题。

如果骰子如下:A的六面数字是(3,3,3,3,3,3),B是(6,5,2,2,2,2),C是(4,4,4,4,1,1),

那么统计平均显示,A对B的胜率有2/3,B对C有5/9,C对A有2/3。

所以说,这是三个非传递骰子,不管你先选哪一个,我都能找出一个在概率上赢了你。

什么意思呢?我们继续用基于“平行宇宙法”的穷举法,来证明索普的结论。只是我不再能画成简单的分叉图了。

以B对C为例,示意如下:

横向的红色,是B的六种可能。纵向的蓝色,是C的六种可能。

二者对决,36个格子就是36种可能,也就是说,会有36个平行宇宙。

这当中,红胜20次(打红钩的情况下),所以B的胜率是20/36=5/9。

你看,全世界最聪明人的难题,也不用一个公式,就能够解得清清楚楚。


8

概率计算,普通人只要知道这么多,就够了吗?

几乎是。

但最好再加上另外一种,就更完整了。

我们先来一道传说中的谷歌面试题:

假设在一段高速公路上,30分钟之内见到汽车经过的概率是0.95。那么,在10分钟内见到汽车经过的概率是多少?(假设缺省概率固定)

解题思路如下:

1、可以把30分钟的这个结果,当作是三个10分钟的叠加,就像扔三个骰子一样;

2、30分钟之内见到汽车经过的概率是0.95,可能是经过一辆车,也可能是几辆车。所以我们就倒过来想,30分钟见不到任何车的概率是0.05。

3、30分钟见不到任何车,意味着三个10分钟,连续都见不到任何车。我们假设每10分钟见不到车的概率是y。

所以,这三个10分钟同时发生见不到车的概率,就是y✖️y✖️y,原理和上面第“4”节的思路一样。

因此在10分钟内见不到任何车辆的概率,是0.05的立方根。

而在10分钟内见到一辆车的概率,则为1减去此立方根(因为“见到车”和“见不到任何车”的可能性之和为100%)。

答案是大约63%。

9

类似思路的“用1减”,最有名的题目就是所谓的“生日悖论”:

如果在一个房间,至少要有多少人,可以令“其中某两个人的生日是同一天”的概率大于50%? 

答案是23人。

这个数字远比直觉要低得多。我很早以前喜欢拿这个错觉和人打赌,赢了好多回。

具体计算方法也不难,简述如下:

1、这个问题也要倒过来想,计算连续多个人生日都不重合的概率;

2、我们假设人们是按顺序一个个进入房间。第一个人随便占了365天的一天,概率是365/365;

3、第二个人只有占剩下364天的一天,才能不和第一个人重合,概率是364/365

4、依次类推,第三个人只有占剩下363天的一天,才能不和前两个人重合,概率是363/365

……

前五个人生日完全不重合的概率是:1×364/365×363/365×362/365×361/365=97.3%。

也就是说,看起来似乎不重合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随着人数的增多,不重合的可能性加速降低。

这有点儿像另外一种形式上的“复利效应”。

当人数达到23的时候,不重合的概率已经低于50%了。

当房间里有50人时,至少有两个人生日重合的概率已经高达近97%了。

类似的算法,还可以用来在饭桌上打赌,至少有两个人是同一个星座。

请问,饭桌上有几个人的时候,你愿意和别人打这个赌?


10

即使我宣称了“零公式”,你能坚持看到这里,也很不容易。

但绝对是值得的。

据科学家说,人类的大脑可能天生就是一个懂得贝叶斯概率算法的机器。

但只是一个隐形的机器。

事实上,人类很晚才懂得如何计算概率,所以人类大脑很难对概率计算形成直觉判断。

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以及金融市场和全球化经济的进程,令概率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底层算法”。

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后面两篇会接着写“概率思考”和“概率行动”。

开始有个小悬念:“孤独大脑”公众号的订阅者接近50万,如果按照万分之一的概率,其中的“概率高手”只有不到50个人吗?

当然不是,聪明如你应该知道,让人头疼的公众号吸引的大多是愿意动脑的聪明人。

所以,孤独大脑订阅者中概率高手的“基础概率”更大。


最后,吆喝一下《老喻的人生算法课》

这门课在得到App上线一个月,现在有5万多人加入学习了。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人生算法》能给你带来什么?答案是:

那些影响每个人命运的“通用底层算法”。

让我们看一下,世界上最厉害的人的基本共性:

从最根本上,去思考事物的本质。


其实,《老喻的人生算法课》就是一个人人能听懂、聪明人也会有惊喜的概率实战攻略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参加课程!

(长按⬆️识别二维码参加课程)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如何用小概率赚大钱?(更正版)

此前发出的本文,犯了一个必须纠正的错误。

原文该部分内容如下(问题和答案都是错误的):

假如当初(明朝正德)生产了500万个青花盘,今天还会剩多少个呢?
答案是:不到一个。
正确的问法是:
假如当初(明朝正德)生产了500万个青花盘,今天还能看到的可能性有多大?

正确的答案是:

该青花盘流传至今的概率约为70.48%。

谢谢@牧鲸人、@燾、@A气模拱门舞星帐篷充气灯箱、@王叉叉几位朋友的指正。

向阅读和转发了此前本文的朋友致歉。

特更新全文如下:



真的有以小博大这回事吗?

有。

但并不是以下这些。

首先,不是买彩票;

其次,也不是赌博;

第三,更不是对消息股或比特币的All in。

那到底是什么呢?

本文将向你揭示一个秘密:

有些小概率事件可以叠加成大概率事件,而该事件因为“小概率”而拥有的特别选择权,会带来赚大钱的机遇。
光有这个秘密还不够,还需要“二阶”使用指南:
好的赌注需要一条凸性曲线的庇护。
以上两条,就是所谓小概率的“炼金术”。


我们先倒过来想,看一个极小概率但是亏大钱的例子。

请看题目。

幸存的青花瓷

明青花瓷非常值钱。例如,明永乐年间的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高36.5 cm),2011年曾以1.6866亿港元成交。

我们假设一只青花盘在一年内被失手打破的概率是3%。

如果明朝正德年间(距今约500年)生产了一万只青花麒麟盘,请问现在还有多大可能性见到这种盘子?

(题目来自何书元编著的《概率论》)

假如不计算,你随便估一下,现存多少正德青花麒麟盘?
记下你估算的数字,接下来看答案。
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计算一只青花盘流传至今不被打破的概率。
我在上一篇《为什么真正聪明的人都是概率高手?(零公式入门篇)里介绍了这类问题的计算方法。
500年间不被打破的概率p=(1-0.03)的500次方=2.43乘以10的负七次方。
被打破的概率q=1-p=0.999999756
第二步,计算一万只青花盘流传至今不被打破的概率。
一万只青花盘被打破的概率是q的一万次方=0.99757,
那么这一万只盘子,至今仍然幸存的概率是1-0.99757=0.00243。
也就是说,在今天,有千分之2.43的概率还能见到这种青花盘。
假如当初(明朝正德)生产了500万个青花盘,今天还能看到的可能性有多大?

答案是:

该青花盘流传至今的概率约为70.48%。

你的脑海中会不会浮现出一句话:
该碎的东西,早晚会碎。
这不就是墨菲定律吗?

墨菲定律是指:“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就一定会出错”。
让墨菲定律成立的前提有两个:
1、大于零的概率;
2、时间够长(即样本够大,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
就像上面青花盘的例子,每年打破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三,而且足足有1万个,但是历经500年,至少剩下一个的概率只有千分之2.43。
我称之为“概率的复利”。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英文:Murphy’s theorem)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似乎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世俗版。作为热力学的三条基本定律之一,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热力学过程的不可逆性:
孤立系统自发地朝着热力学平衡方向──最大熵状态──演化,同样地,第二类永动机永不可能实现。
500万只青花盘,在500年间大多不可避免地被一一摔碎,似乎在说,墨菲定律和熵增,本质上是一回事情。
用熵增来解读,盘子会从当前这个有序的状态(好盘子),到无序的状态(碎盘子)。
从投资的角度,也有很多由此衍生出来的定律:
  • 芒格说:不能永远运动下去的东西,早晚会停下来;
  • 巴菲特说:你要买那些傻瓜也能经营好的公司,因为一切公司早晚会落到傻瓜手里。
如果从有序到无序“不可逆转”,为什么人类还能在地球上繁衍进化呢?
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跳入下一节。


让我们再把话题倒回来:
既然小概率事件在样本量足够大的时候无法避免,那么,我们押“青花盘早晚会碎掉”,是不是可以从中赚大钱呢?
现实中有这类商业机会吗?
有。
最生动的案例莫过于电影《大空头》里所讲述的真实故事。
片中蝙蝠侠扮演的是一位投资界的传奇人物迈克尔·伯里,他于2000年成立 Scion 基金,至2008年,金投资人实现的扣除费用后净回报率是489%。
同期,标普500指数的回报率只有3%。
迈克尔·伯里是如何做到的?
就是下注于“早晚会碎掉”的青花瓷。
迈克尔·伯里小时候失去一只眼睛,性格孤僻,也许因此而更善于独立思考。他本职是医生,起初是个业余投资者。
让我快速总结一下迈克尔·伯里的投资理念与风格:
1、起初他是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信徒,后来也许仍然是,只不过运用得更加自由奔放;
2、也许是因为起点很低,他开始在便宜、冷门、小市值、流动性差的股票里找机会;
3、他的核心策略是,在100%遵守安全边际的原则下,去寻找被严重低估的便宜货;
4、不预测市场走向,因为市场总是不理性的。
概括而言,他是一个对概率波动有更大承受力的价值投资者
说说电影里讲述的故事吧。我做了个简单摘要:

大空头的攻略

时间:2005年-2007年。

机会:2005年,发现美国房贷还款记录糟糕,违约率不断上升。

下注:赌地产泡沫会破裂,做空次级房贷。

赌注:CDS。若输每年缴1.5%保费,若赢赚30-50倍保费赔付。

过程:从2005年开始下注,2006年基金大幅回撤,饱受煎熬。

结果:2007年,次级房贷危机爆发,大赚一笔。

让我们这样想象一下:
有一个价值两亿的明朝青花盘,被一个土豪放在家里的客厅炫耀。有次你去他家做客,发现他家有三个熊孩子,每天打打闹闹,经常打坏东西,家长呵斥也没用。
你心想,尽管主人很小心,早晚那个盘子会被熊孩子们毁掉。
你心中估算了一下:
  • 盘子一年内被打碎的概率约为30%;
  • 所以两年内不被打碎的概率是(1-30%)✖️(1-30%)=49%;
  • 也就是说,两年内被打碎的概率(1-49%)=51%。
于是,你对主人说:我们来合作一把,我来出钱帮你这个盘子买个保险,万一出事儿了,赔付的钱我们对半分。
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我们先别“杠”这个假故事的合理性和细节)。
回到《大空头》,即使迈克尔·伯里预测准了次贷危机会发生,谁会给他以小博大的筹码呢?
还真有。
这个工具就是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互换):相当于你给别人的房子买保险,赔钱的话算你的。
CDS被比喻为为大火正要吞没的房子投保,房子是别人家的”。
就像我上面编造的帮土豪的青花盘买保险的故事。
CDS费率每年只要1.5%合约的期限可以长达30年
用我们上面的概率计算来看,这个看起来像赌博的游戏,胜率接近100%,而爆掉的风险则很小。
你看看,这像不像一个局外人版的“俄罗斯转盘游戏”:
有一群人在玩儿俄罗斯转盘游戏,大家用装了一颗子弹的左轮手枪射自己的脑袋。
你坐在旁边,下注只要有人中弹你就能赚50万,但是你要付给每个射自己但没中弹的家伙一次一百块钱。
这里面的秘密非常简单:
1、不管多么小概率,只要玩儿下去,一定会有人中弹;
2、你付出的代价很小,你得到的回报很大。
你可能会说,天下凭什么有这种馅饼呢?
问题就在于,馅饼出现的时候,极少有人认为这是个馅饼。
这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一样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第一个认出馅饼,其实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我们的主角迈克尔·伯里,是如何发现馅饼的?
他阅读了上百份抵押债券说明书,每份说明书都有上百页。
据说他是除律师之外,第一个真正仔细阅读这些复杂文件的人。
其次:从发现馅饼到吃到嘴,是一个煎熬的过程。
从下注到青花盘被打碎,迈克尔·伯里等了三年。这中间因为2006年基金大幅回撤,他饱受投资人的摧残,一般人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即使后来证明他赌对了,投资人们也早早赎回,没让他创造出更大奇迹。
投资就是这样,馅饼即使摆在眼前,人们也未必看得清楚。

疑惑1:慢着,我们平时不总是听说,要下注于大概率事件吗?
疑惑2:我们不是应该远离做空以及金融衍生品吗?
如果下注于小概率事件,和赌徒有什么区别?
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角度分析,才会有更直观的感知。
角度一:有些小概率的事件,会叠加成大概率事件。
在上面,我们已经做过两个这方面的计算。
角度二:叠加(或者说是“时间”)是有成本的。
用一个稍微笼统的描述,就是:负期望值的事情没法叠加成正期望值的事情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赌场越努力越输钱。
在上面《大空头》的例子里,迈克尔·伯里的成本即使叠加10年,对于30-50倍的预期回报,也是一件“正期望值”的事情。
而一个人花几块钱买彩票,看似成本很低,但是经年累月叠加起来,极小概率的中奖概率依然极小,算下来仍然是“负期望值”的事情。
重要的是期望值,而不只是概率。
结合以上两个角度,秘密在于:
最开始小概率的事情,随着时间的累积,变成了大概率事件,你要做的,是计算付出的时间成本到底是多少,并据此计算下注的期望值。
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即使是专业的投资人士也经常在这里栽跟头。
我记得几年前国外有位期货高手,非常准确地预测了黄金的走势。然而在预言成真前,他自己已经爆仓了
哪怕看似说对了,哪怕只差了一点点,那也是赌博。
就像凯恩斯总结自己炒股赔钱的教训时所说:
“市场延续非理性状态的时间,要比你挺着维持不破产状态的时间长。”
1965年,90岁却无继嗣的让娜·卡尔芒签下一份在法国常见的协议,将其公寓低价卖给自己的律师,交易时公寓的价格等于10年的生活费。
为什么价格这么低?原来,这是一个对赌协议。律师同意支付她每个月的生活费直到其去世为止,这种协议有时称作“反向贷款”。
那一年律师是47岁。
然而卡尔芒活了很久。
律师于1995年12月因癌症早一步离开人世,享寿78岁。而其遗孀继续支付卡尔芒生活费。
又过了两年,122岁的卡尔芒才离开了人世。
(22岁的卡尔芒,1897年)

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的关键词就是:
不对称性。
  • 总是要维护自己的正确性的人,大多数是脆弱的。
  • 那些能够从错误中变得越来越强大的人,是反脆弱的。
塔勒布说,他的工作就是用基础不对称结构将以下4个要素联系起来:
脆弱性等于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等于不利因素比有利因素更多,即等于(不利的)不对称性。
反脆弱性等于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等于有利因素比不利因素更多,即等于(有利的)不对称性。
如何实现这种反脆弱性呢?
塔勒布给出的方案是:
杠铃(或双峰)策略。
他调侃地举例:
  • 一夫一妻制中的妻子通过嫁给会计师再与摇滚明星偷情的方式实现这一转变。
  • 作家如果白天能从事一个与写作活动无关的闲职,那么他的作品会写得更好。
正经点儿说:
如果你的90%的资金以现金形式持有(假设你不会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或以所谓的“保值货币”储存起来,而剩下10%的资金则投资于风险很高或者说极高的证券,那么你的损失不可能超过10%,而你的收益是没有上限的。
反之,如果某个人将100%的资金都投入所谓的“中等”风险的证券,那么他很可能由于计算错误而承受毁灭性的风险。
因此,杠铃策略弥补了罕见事件的风险不可计量且易受错误估计影响的问题,也就是说,金融杠铃策略的最大损失是已知的。
对比正经的描述,我倒是更赞成塔勒布对作家的观点。
我难以想象自己成为专业写作者的情形,尽管每次回加拿大进海关被问及职业时,我总说自己是个“Writer”(这样会省很多时间)。
回到本文的“小概率”主题,塔勒布的杠铃结构其实有点儿跑题。尽管这个结构其实是提供了一个更加普世的“反脆弱”框架。
我关注的是10%“赚大钱”的那部分。
泰勒斯的故事兼顾了我的主题和塔勒布的主张。
作为一位哲学家,泰勒斯面临的世俗压力有两种,一个是证明自己的智慧,一个是证明自己的“能力”。
对于哲学家来说这算不上问题,直到有一天,他听腻了生意伙伴讽刺他所说的“有能力的人从商,其他人研究哲学”的话。
我很理解泰勒斯的感触。对我这种看起来像个无用书生的人,在某些无趣的商业社交场合,有人恨不得要你把银行存款余额亮出来。
而另外一些时候,例如在我极少参加的某次公开活动中,有人质问“为什么你的公众号接了广告,你是不是很缺钱”。
假如这位质疑者知道每个月我会推掉近百个“合作广告”,以及每次广告的价格,他的“只针对他人的洁癖要求”也许会更加抓狂。
哲学家泰勒斯做了一件惊人的事
他支付了一笔首付款,以很低的租金租用了米利都和希俄斯附近的所有橄榄油压榨机的季节性使用权。
这个策略与本文前面的案例是一致的,利用了有利的不对称性。
泰勒斯买的是一种“期权”,即优先租机器的权力。
结果是:当年橄榄大获丰收,对橄榄油压榨机的需求大幅增加,他让压榨机所有者按照他开出的条件转租机器,从中大赚一笔。
假如橄榄收成不好呢?损失也是有限的。
如果我们特别强调泰勒斯会预测来年气候,其实会削弱这个传说的价值和真实感。
为什么呢?
1、即使在今天,气候也很难预测,所以不真实;
2、无法预测,也能下注,这才是“凸性”的意思。
大赚一笔后的泰勒斯又回到了哲学的世界中。
适当财富的好处是,保持思考的独立性,但又不被财富拖累(这正是斯多葛主义的关键)。
因为单纯的金钱本身,是脆弱的。

不对称性,是一种“非线性”形式。
“线性”很容易理解。假如你做着一份四平八稳的工作,一个月赚一万,半年6万,一年12万,这就是线性:按比例扩大,未来是一条仿佛能望到底的直线。
又例如你按斤称买苹果,也是线性。
“非线性”分为两种:
一种是上凸下凹的曲线;
一种是上凹下凸的曲线。
第二种上凹下凸的,就是我们想追求的“反脆弱”的曲线。
例如,前面说过的橄榄油压榨机的故事,曲线如下:
(本图来自《反脆弱》)
我们总说要做时间的朋友,乍听很有道理,但是,什么是时间的朋友呢?
其实绝大多数人并不懂是什么意思。
顺着前面的话题,我们需要谈及另外一个重要概念:
凸性。
具有凸性的事物,就是时间的朋友。
所谓“凸性”,也叫凸度,即convexity,是债券的一个特征。
无论何种类型的债券,都具有一定的“凸度”。凸度对于投资者而言,就是说“涨多跌少”。
凸度越大,涨的时候涨得越快;跌的时候跌得越慢。反之亦然。
所以选择的债券凸度越大,投资风险会越低。
凸性是反脆弱的,而凹性是脆弱的。
下面是一个凹性的常见例子:
喝酒的过程就是如上曲线:
开始越喝越爽,到了某个量,就达至峰值。再喝的话,就会受罪,甚至送去医院。
我们对比一下两种曲线:
左侧是凹性,右侧是凸性
凸性具有反脆弱性。其可能的痛苦是有限的,而可能带来的收益则会很大。
《大空头》里做空次贷的基金经理,做多橄榄油的哲学家,都是利用上图左侧的凸性曲线。
左侧呢?喝酒,和烂人相处,赌博,为了你用不上的财富而去押上自己输不起的家底儿,都是凹性,是脆弱的。
右侧的凸性,可以正向地利用黑天鹅事件,从中受益;
左侧的凹性,则容易受到黑天鹅的伤害,甚至是致命打击。
在凸性曲线上,不确定性是你的朋友;
在凹性曲线上,不确定性是你的敌人。
而“时间”之作为朋友呢?
我们分析一下三种状况:
1、线性:时间对你其实是不咸不淡的;
2、凹性:时间是你的敌人;
3、凸性:时间是你的朋友。
在凸性的状况下,你不能犯错的时间要少得多,这仿佛某种时间的恩宠。例如Michael Burry下注之后的三年,大多时候看起来都在“犯错”,可一旦正确(大概率会发生的),仍然会实现全局性的出色业绩。
塔勒布对此总结道:
如果你拥有有利的不对称性,或正凸性(选择权是特例),从长远来看,你会做得相当不错,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表现优于平均数。
不确定性越强,可选择性的作用越大,你的表现就越好。这个属性对人生来说非常重要。
关于“凸性”,让我们跳入另外一个领域:
创业与风投。
众所周知,创业九死一生,风投十拿九不稳。
创业和风投项目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那么做风投的人,该如何从中赚大钱呢?
在一本关于创业和风投的图书《硅谷创业课》里,反复出现了三个概念:
1、凸性;
2、大满贯;
3、反向思维。
创业和风投的秘密是什么?
不是计划,不是设计,不是胸有成竹,而是模仿大自然演化过程中的混乱,捕获随机过程中新物种的涌现。
如《反脆弱》里写道的:
大自然懂得善于可选择性,它展示了如何以可选择性替代智慧。
塔勒布写道:
这是一种与期权类似的试错机制(快速失败模型),又名凸性自由探索。在这一机制下,错误的成本低,最大损失是已知的,而潜在回报则是巨大的(无限)。
红杉资本的迈克尔·莫里茨说,即使是很厉害的公司,一开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发展前景并不清晰。
“我们喜欢那些并不被大家看好的人或项目,这一直是我们做生意的方式。”
为什么呢?
原因和迈克尔·伯里的投资理念一样:
风险投资业务的成功在于购买错误定价的凸性。
马克·安德森说,对于爱彼迎,人们惯常的想法曾经是:
“人们住到彼此家中,不会遇到拿着斧头的杀手吗?”
所以,那些“看上去不像世界上最棒的点子”实际上更可能存在凸性,因为不确定性是明智的投资者的朋友。
如果没有一些能让初创公司的雄心壮志看起来有点疯狂的因素,项目潜在的回报不太可能是大满贯类型,而大满贯类型才是投资者获得成功的关键。
就像尼尔斯·玻尔所说:
你的理论的疯狂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关键是,它是否疯狂到有正确的可能。
风险投资这门艺术的全部要点是大胆的突破性想法。大胆的突破性想法的实质是:不好预测。
那该怎么办呢?
霍华德·马克斯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很难进行预测,但我们可以做好准备。
具体来说,就是购买包含被错误定价的凸性机会的投资组合,而不要设法去预测不可预测的未来。
到那里去发现凸性机会呢?
投资人认为,发现凸性的最佳地点是:其他投资人或公司创始人忽略的地方
这就是“反向投资思维”的重要性。
然而,不管怎样,“凸性、大满贯、反向思维”这三个厉害的概念,还是要放进一个传统的大锅里,那就是基于概率的期望值计算。
1993年,沃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说明了购买包含凸性机会的投资组合这一方式:
“你可以有意识地投资包含风险的项目——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带来损失或损害,但前提是:你相信概率加权后的收益将远远高于概率加权后的损失,并且你可以同时投资几个相似但不相关的项目。”
投资很难。
投资人霍华德·马克斯曾经对查理·芒格说过:“通过投资赚钱并不容易,任何认为此事容易的人都是愚蠢的。”
在2008年次贷危机中赚到大钱的,并非本文前面提到的独眼股神迈克尔·伯里,而是约翰·保尔森。
  • 2007年,他的基金公司盈利高达150亿美元,保尔森个人收入逼近40亿美元。
  • 2008年至2009年初,他再次为公司和客户带来了50亿美元的收益,自己也赚到了20亿美元。
  • 2010年,保尔森以120亿美元的身价,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45位。
  • 2011年保尔森的基金规模达到380亿美元的高峰。
然而,随后保尔森似乎再也无法回到2007年的鼎盛时期,其平均回报回落至6.18%,其中2011年亏损9.88%。而且是在股市崛起期间。
尤其是他下大注于制药公司凡利亚,更是造成了巨大亏损。
现在,保尔森的基金规模已经缩水至 87 亿美元。
也许保尔森太急于证明自己了。
他连续赌对了三次:互联网泡沫、次贷危机、黄金。
或者,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幻觉。
这似乎说明了一件事情:
投资市场并没有所谓的炼金术。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墨菲定律又鬼魅般地出现了。
既然投资如此不容易,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一些几乎没有风险的投资品类呢?
也难。
指数基金,似乎是巴菲特唯一向大众推荐过的投资标的。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理性投资者不再自己选股,而是定投指数基金。
然而(没错,说起万无一失,总会有然而),我们前面的独眼股神迈克尔·伯里又站了出来。
前不久,他认为又一个类似次贷的金融产品可能会引发崩盘。
他说的,正是指数基金–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迈克尔·伯里分析如下:
大量资金流入指数基金的情况正如同2008年危机前的CDO。
2004年ETF的资产规模为3380亿美元,到2018年中已高达55950亿美元,是前者的16倍。


迈克尔·伯里的判断,基于他对指数基金的基本观点:
指数基金的模型并不牢靠,被动投资者不需要做到真正的价格发现所需的安全性分析。而且流动性差,基金销售人员也在自欺欺人。
难道“万无一失”的指数基金也会崩盘吗?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关于赚钱的结论:
1、赚钱非常非常难;
2、过往的业绩不代表未来的表现;
3、绝大多数股神都会跌落神坛。
用毛姆的话来说,宇宙间的一切力量都在处心积虑要把牛奶打翻,把青花瓷打碎,把你投资账户里的钱变少。
熵增原理,不仅应用于物理世界,也适用于赚钱。
让我们看看讨厌的墨菲在金钱世界的定律吧:
a、假如你在两只股票里选了一只股票,你买的那只会跌,没买的那只会涨;
b、忍耐是个优点,但绝等不到公鸡下蛋。你的那只重仓股就是那只公鸡;
c、假如一个人对你说“这不是钱的问题”,那就一定是钱的问题;
d、钱不是万能的,比如:钱不够多的时候。

如果从有序到无序“不可逆转”,为什么人类还能在地球上繁衍进化呢?
既然墨菲定律一直在到处捣乱,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赚到很多钱呢?
假如证券投资的赢家是随机漫步的傻瓜,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厉害的创业者呢?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给出了答案:
负熵。
一个生命有机体在不断地产生熵—或者可以说是在增加正熵—并逐渐趋近于最大熵的危险状态,即死亡。
要摆脱死亡,要活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里不断地汲取负熵……有机体就是靠负熵为生的……新陈代谢的本质就在于使有机体成功地消除了当它活着时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
薛定谔认为:
  • 一个有机体使它自身稳定在一个高度有序(或低熵)水平上所用的办法,就是从周围环境中不断地汲取序;

  • 如高等动物摄取物质状态极为有序的食物后,排泄出来的则是大大降解了的无序的物质;

  • 对植物来说,太阳光是“负熵”的最有力的供应者;

  • 非平衡(即物质和能量流)可能成为有序的源泉。

正如史蒂文·平克所说:
生命、思想以及人类奋斗的最终目的–创造能量和信息,克服熵的浪潮,并开辟有利秩序的庇护所。
让我们先看一下创业公司的“负熵”(来自《硅谷创业课》):
1、发现一个秘密,解决一个问题,传递一个核心产品价值。哪怕很毛糙,很弱小。
著名的首席执行官吉姆·巴克斯代尔总是说:“最主要的事情是保持关注最主要的事情。”
每家公司都有藏在核心价值背后的利润引擎,如果把一切无关紧要的东西去掉,这个引擎会很简单。
一个初创公司应该只有一个公式。
这就是我在人生算法里所说的内核
2、高风险、不确定性和无知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要保持谦逊,避免过度自信。只有不断转变思想,你才能具备从凸性中获利的能力。
3、“要在创始人身上寻找的品质包括高智商、强烈的目标感、对成功的不懈追求、有进取心和竞争性、对高品质的完美主义追求、喜欢改变和颠覆、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新想法、为人正直、把优秀的人聚拢在自己身边、热衷于创造真正的价值(基于洞察)。”
4、当今世界的变化无法预测,伟大的团队总是能够对这样快速变化的环境做出回应。这就是为什么投资者会花那么多钱在初创公司团队建设上。
强大的团队让初创公司本身具有凸性
环境变化下的“驾驭”能力比做出中期和长期规划的能力更有价值
5、然后,追求大满贯的机会,并为了这个目标而逆向思考
以上,正是风投人士们梦寐以求的“凸性”。

这个世界真的有炼金术吗?
在塔勒布看来,最接近炼金术本质的,是正收益凸性效应
他这样描述:
a、混为一谈问题(误将石油价格上涨归结为地缘政治,或者误将赢钱的赌博归功于良好的预测,而不是收益和可选择性的凸性效应)的严重程度。
b、为什么任何具有可选择性的事物都具有长期优势——以及如何来衡量它。
c、以上两点合并:混为一谈和可选择性。
尽管我是在本文写到一半时,才不得不翻出《反脆弱》这本已经算不上时髦的书(一方面是因为那些最基本最重要的道理大多一样,一方面是因为聪明的作者实在不多),但发现我的“小概率”所涉及的两条基本公式,与“反脆弱”基本一致。
一个是期望值
一个是琴生不等式
关于期望值,看起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就是:
试验中每次可能的结果乘以其结果概率的总和
例如,掷一枚公平的六面骰子,其每次“点数”的期望值是多少?
每一面出现的概率都是1/6,所以计算如下:
计算结果是3.5。
尽管计算如此简单,但是光是这个小数点儿就让人抓狂。所以在上一篇文章为什么真正聪明的人都是概率高手?(零公式入门篇)里我才不厌其烦地用“平行宇宙”来打比方。
但是上一篇文章里没有说的是:每个平行宇宙的胖瘦是不一样的。
为了早点儿结束这一篇文章,我将在下一篇里再说平行宇宙的胖瘦。
另外一个公式是琴生不等式(也称为詹森不等式),它给出积分的凸函数值和凸函数的积分值间的关系。
琴生不等式是关于凸性(convexity)的不等式。凸性是非常好的性质,在最优化问题里面,线性和非线性不是本质的区别,只有凸性才是。如果最优化的函数是凸的,那么局部最优就意味着全局最优,否则无法推得全局最优。
有很多不等式都可以用琴生不等式证得,从而可以把它们的本质归结为凸性。
所以,所谓点金术就是这两个公式的混合使用:
一方面,不管你是押注于大概率事件,还是小概率事件,还是由小概率叠加出来的大概率事件,首先看你要下注于正期望值的事件;
另一方面,你下注的事件是凸性的。
这样一来,你并不需要“准确预测”太多未来,也不惧怕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时间都是你的朋友。
没错,投资本质上是一种关于概率的练习。但首先,你必须懂得一些最基本的公式,这样你才能深入至原理层面,而不是懂一堆道理和幻觉。
这就是投资与赌博的区别。
最后
这个世界真的有炼金术吗?
有。
但是这个炼金术也和世间万物一样,充满了随机性。
如此一来,还能叫炼金术吗?
但是,如果不这样设计,这个炼金术很快就会泛滥成灾,金子就不值钱了。
墨菲定律总在打翻牛奶让人心烦,但时间的方向,人类的意义,全都要仰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坚定和无情。
假如不是如此,我们就无法回答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中的开篇之问:
“世界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
我喜欢诺奖得主盖尔曼的一段演讲。他认为:
“宇宙的历史并不只是由基本定律决定的。它取决于基本定律和除此之外的一长串巧合或者说几率。”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一定要去追寻自己的炼金术,我们要找的,可能就是那些伪装成小概率的大概率,以及大概率所试图靠拢的基本定律
盖尔曼这样说:
基本理论并不包含那些概率,它们是额外的东西。因此它并不是万物理论
实际上,宇宙中围绕我们的大量信息来自于这些巧合,而不只是基本定律。
现在人们常说,通过检验由低能量到高能量再到更高能量,或者说由小尺度到更小尺度再到更小尺度的现象来逐步向基本定律靠近就像是剥洋葱
我们这么不断继续下去,建更高能的加速器来找寻基本粒子,这样就能够逐步深入粒子的结构,沿着这条路,我们就可以逐渐接近基本定律
我对自己何以在21世纪的这个时间存在于这个世界一直满怀好奇,从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角度看,生命在地球上繁衍,概率小到不可思议,哪怕是月球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变化,都会阻止生命最初的出现。
我也感叹斯宾诺莎所说的那位自然之神,其手艺何以这般出神入化、真实可触。
一旦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罕见的小概率,我们就应该继续祈祷这些不可思议的小概率继续发挥作用。
这些小概率,即每个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人所依靠所忽视的那些已知条件,地球,太阳,空气,雨水,仿佛被无数条凸性曲线所庇护。
叔本华曾说:

这个世界仅有一盏天平,就是灾难痛苦和邪恶罪行对等的天平,除此之外再无其它,衡量自己幸福的标准不是受过多少享乐,而是躲过多少灾祸。

即使是世俗层面的财富追求,也无法脱离从古至今哲学家们的洞察。
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凸性曲线(尽管与宇宙已有的凸性曲线对比微不足道),尽情与这个不确定世界的小概率共舞。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没人有权比别人更不孤独

我自选的九篇适合躺着看的“闲文”。

第 1 篇

无岸

这是在父亲节写的一篇文章。

主要的线索,源自刚到温哥华时的一个头脑发热的念头:

写一个“中国式烧脑+加拿大风光”的电影剧本会怎样?

搭了一个情节PPT之后,这个故事就被我扔进硬盘了。

本文的前半截写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萨斯卡通市,后半截写于在中国出差的旅途中。

请允许我引用读者(唉,水平可能比作者还高)的“汐汐妈”的评论:

内心颠荡起伏而又静如止水,而后感叹作者写作能力,再看留言父亲节快乐回想文章暗线父亲一角与读者现实体验结合以及响应当下节日,再扩大视角至父亲们至命运时代国家,后结合文章末尾天空本无天空,太阳未曾落下,几条线同时交汇升华而又悄无声息,世俗与格调,命运与时代,诗歌与客观,灵动与死亡,胆怯与谨慎,看老喻的文章,心灵像被洗了一样……

阅读请点击 ➡️ 无岸

第2 篇

看不见的故事

本文是上一篇《无岸》背后的故事。

对于该文中过于“巧合”的质疑,我这样解释:

最后,“有家、但没有家园”的小A,和“有家园(真有吗?)、但没有家”的W,两个孤独的个体,相逢于叼着烟卷辛波斯卡那虚无却可触碰的无岸,有一点点喜剧色彩。从对“热衷于嘲讽命运的概率”的反讽来说,也不算过分。

阅读请点击 ➡️ 看不见的故事

第 3 篇

孤独棋士(剧照版)

本文交织了电影、围棋、AI三条线索,我对人工智能在围棋上击溃人类的过程,做了一个复刻式的描述,聪明的读者会知道有多不容易。

由于本文需要太多准备知识,所以看起来没打动很多人。

写该文时,温哥华天气很好,但我手头的事情并不顺利。

柯洁单膝跪地,挥剑冲向不可能战胜的对手时,那种绝望和悲壮,心不在焉的我偶尔也能感知到。

我羡慕文中孤独棋士们孤注一掷的背水一战,现实中我们绝大多数人不曾有过一场像样的拼搏,日子一天天缩紧,动弹不得。

但我们又何尝不是受益其间?现实是我们的包护垫,你不会轻易坠崖而死,因此你也不会有一拳击在岩壁的痛与血。

阅读本文请点击 ➡️ 孤独棋士(剧照版)

第 4 篇

《孤独星球上的分类》

本文模仿了辛波斯卡的一首诗。

张伟的三十万分之一,有点儿概率逻辑混乱。

写于2015年,所以没有任何隐喻。

阅读本文请点击 ➡️ 《孤独星球上的分类》

第 5 篇

做一个善良的人,但要掌握局势

写给孩子的一篇。

很早的时候写过一篇给女儿的,那还是杂志时代。

3年很快过去,伯乐已经九岁了。

他还是那么善良、聪明、冷幽默。

阅读请点击 ➡️ 做一个善良的人,但要掌握局势

第 6 篇

《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10年前写在微博上的流水账。

那时候写文字很随意,只是记录。

不知为何,现在失去了这种能量。

阅读请点击 ➡️ 《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第 7 篇

当梅西哭泣

梅西象征着某种可能性:柔弱也可以蕴藏着力量。

本文讲述了5个故事。

在这些关于弱小、胆怯、无力、心碎、绝望的故事里,我要呈现的主题并非“悲剧”。

在英国散文家卡莱尔看来,“生活的悲剧不在于人们受到多少苦,而在于人们错过了什么。

这5个故事中的主角在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从未倒下,不曾错过。

阅读该文  ➡️ 当梅西哭泣

第 8 篇

海边的温哥华


我在加拿大的岁月记录。

阅读该文 ➡️ 海边的温哥华

第 9 篇

如何像天才一样说俏皮话?


我写文字,包括写那些短句子,大多是先有了某个意向,感知到了某种力量,计算出了某种跳跃,然后才用文字表述出来。

这方面我和爱因斯坦一样。他说:

我很少用语言来思考。想法产生后,我才会设法用语言来表述。

这篇文字写得轻松好玩儿,有童年在田野中戏耍的乐趣。

阅读该文 ➡️:如何像天才一样说俏皮话?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聪明人的10个工程思维》

此文写给未来春藤的伙伴们,

欢迎登上飞船。

上:原理篇

什么人能靠创业发大财?
在这里,钱其实是一个计量工具,用于量化我们如下这个思考:
创业成功最关键的个人要素是什么?
你可能会说,这类问题怎么会有标准答案呢?
  • 首先当然是要运气好,肯干,愿意冒险。
  • 鸡汤的角度说,需要有愿景,要追随内心的梦想;
  • 鸡血的角度说,需要有执行力,百折不挠。
  • 商学院的角度说,需要商业模式;
  • 硅谷的角度说,需要精益创业。
  • ……
我认为,如果你想靠创业发大财,最关键的个人要素是:
工程思维。
事实上,这是地球上那些最聪明的家伙正在运用的关键思维。
本文将阐述如下观点:
工程思维是创业方面最基本的、最普适的、最科学的利器。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工程学”?维基百科是这样定义的:
工程学工程科学工学,是通过研究与实践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来达到改良各行业中现有材料建筑机械仪器系统化学和加工步骤的设计和应用方式一门学科。
听起来像是传统意义上“工程师”干的事情?
让我(在参考了ECPD的定义的基础上)来简化一下工程学的定义:
有创意地应用科学定律,来系统化地解决现实问题。
商业领域,拥有“工程学思维”的著名人物应该是埃隆·马斯克和任正非。
埃隆·马斯克说过:“我是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创意的工程师。我想我是工程师。”他在太阳能、电动车、太空运输三大领域的成就众所周知。
任正非呢?工程兵出身,曾经在恶劣的环境下,依靠数学推导,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计量标准仪器——空气压力天平。
问题来了:
  • 难道NASA的厉害工程师不比埃隆·马斯克的SpaceX更多吗?
  • 为什么崛起的是华为,而不是那些出身更强大的企业?
有人问埃隆·马斯克:“降低发射成本这个事情,为什么 NASA 那么多专家和资源都没做到而你的 SpaceX 却做到了?”
埃隆·马斯克回答:“嗯,我想 NASA 做不到的真正原因恰恰是因为他们资源太多了。”

这个世界缺顶尖工程师,更缺有顶尖工程学思维的老板。
2001年,埃隆·马斯克诞生了“火星绿洲”这一概念:其实就是打算向火星发射一个装着植物的冲天炮,借此吸引公众对于太空探索的兴趣。
结果他一算账,发现生产火箭的原材料价格,仅是当时火箭售价的3%。
由此他冒出了一个传统工程师看不懂的商业灵感:
做一家太空运输领域的西南航空公司。
别忘了埃隆·马斯克有两个学位:沃顿商学院的经济学学士,宾大的物理学学士。
后来,通过垂直整合,自行生产85%的发射设备及软件模块,SpaceX能将火箭发射价格降至十分之一且仍拥有70%毛利率。
确切说,伊隆·马斯克是一个“有梦想的技术包工头”。
埃隆·马斯克也不是特斯拉电动车的真正创始人,但他为特斯拉做了两件事:
1、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去思考电动车的技术可能性;
2、从商业的角度去考虑电动车的市场化可能性。
关于第一点,在各类关于“第一性原理”的案例里讲过多次了。
例如他思考电动车最关键的电池的思维是:
  • 大多数人会说,电池组太贵,电池的效率是每千瓦时600 美元;
  • 但他会研究,电池是什么材料组成的?好,那就是铜,镍,铝,碳,以及一些用于分离和 密封的聚合物。
  • 好吧,如果在伦敦钢铁交易市场上购买它们,这些材料值多少钱?
  • 你看看,只需要每千瓦时80 美元。
结果,一个看起来不可能的问题,变成了可操作的路径:
你只要想出聪明的办法找到这些材料,并将它们用某种方式组成一个电池的形状,那么你就能拥有便宜的电池了。
关于第二点,特斯拉的一系列打法体现出商业上的老到:
  • 先出跑车占住山头,
  • 再出S型抢占7万美金以上豪华车市场(因为富人们想要新玩具),
  • 再出X型SUV(鹰翼门构建了形式差异化),
  • 再出3型血洗宝马3系这个级别的市场;再到最近推出皮卡(北美前三大销量车型全是皮卡),
沃顿商学院真没白念。
伊隆·马斯克绝非技术天才,他能够横跨三个领域,关键在于拥有“工程学思维”。
这也多少证明了一点儿工程学思维的通用价值。
这么说来,是不是可以粗暴地给出一个公式:
创业成功=梦想力✖️工程力✖️商业力
不,我会更粗暴地认为:
梦想,工程,商业,都是工程学思维中的一部分。

《转向:用工程师思维解决商业难题》这本书里,说工程师思维有三个基本特征:
首先是在没有结构的情况下“预见”结构的能力。
作者认为,我们的世界依赖于结构。
无论是无中生有,还是在已有的结构上类比、优化、模仿,预见结构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例如达芬奇在500年前所“预见”的直升机的结构,如下图:
微博鼻祖Twitter的创始人之一Jack Dorsey,早在2000年画出了产品原型手稿,看起来很简陋,如下图:
在上面的手稿中,Dorsey预见了一个革命性的结构:结合互联网和短信服务,向用户提供分享即时状态的服务。
不管是物理世界的达芬奇的直升机,还是数字世界的Dorsey的微博,都是在没有结构的情况下预见了前所未有的结构。

工程师思维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
熟练地在约束条件下进行设计。
因为工程学的目的和意义,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所以必然受到“约束”。
这里的约束,首先是科学规律的约束。
还有时间约束,财力约束,拥有资源的约束,竞争的约束,人类行为的约束,等等。
梦想和现实的距离,商业上的投入产出比,也是约束。所以前面我说,创业成功学的公式里,工程学思维是把“梦想力”和“商业力”作为变量包含其中的。
商业需要约束,否则谈何创造价值?凭什么获取利益?
例如我参与的创业项目“未来春藤”,这是一个致力于让每个中国家庭都能分享到一流教育理念和资源的产品。
这个项目有很多“约束”,大公司不愿意去做,而小公司不会做。
这些约束条件让我有某种“不确定的安全感”,否则我就无法回答自己对自己的拷问:
凭什么由你来做这件事?
工程师思维的第三个属性关乎取舍:
经过深思熟虑后对解决方案和备选方案做出决断的能力。
资源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必须根据重点进行分配,要将弱目标从强目标中分离出 来。
在约束条件下,我们要学会取舍,以及进行“灰度认知+黑白决策”。
例如特斯拉的SUV,为了“取”鹰翼门,“舍”了很多看起来根本无法舍弃的功能。在加拿大,夏天露营冬天滑雪,是很多家庭的传统。所以我开的燃油车SUV,车顶的储物箱几乎必不可少,可以一股脑地把全家人的滑雪板全部塞进去。
但是特斯拉的SUV因为有鹰翼门,车顶什么都放不了。这个决定可能非得伊隆·马斯克这样的怪家伙才下得了手。
然而在我看来,这个取舍是英明的。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买特斯拉,答:讨小孩子欢心。
小孩子最喜欢什么?–打开的翅膀。
当然,更深层的原因是,购买特斯拉电动SUV的车主,首先是因为其与众不同的品牌,其次才是电动车以及使用体验等要素。
所以,为了“与众不同”这个最大的变量,做一个并不那么实用的鹰翼门,就显得比保留那些实用的车顶行李架更重要了。
好在还有别的办法把滑雪板装上去。
取舍是一场可行性、可能性、期望与限制之间的拔河比赛。
更艰难的情况是,如何在已知条件不足的灰度状况下做决策。
也就是说,明知道载人火箭可能会发生爆炸,你也要按下按钮。
后面,我们会提及这方面的案例。
如上所述:结构、约束和取舍是工程师思维的三大法宝。

在互联网时代,“工程思维”被一些更加显性的概念遮蔽了。
例如追求极致的产品思维,又例如人们认为互联网其实就是心理学
以上说得都有理,只是必须被纳入“工程思维”的体系,才是厉害的东西。
当这个世界越来越数字化的时候,发挥关键作用也是工程学思维。
提出“计算思维”的周以真教授说: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理解人类行为。
我认为,计算思维其实就是数字时代的工程思维。
计算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
周以真对此解释说:计算思维是数学思维、工程思维的补充和结合。
有篇“谷歌双雄”的文章,说淘宝掌门人蒋凡,拼多多创始人黄峥,都是谷歌出来的工程师。
阿里的王坚,更是成为中国工程院新晋院士,并且是新设立的新兴交叉领域工程技术创新管理专业首位院士。
今日头条和美团等当红企业的当家人,都是工程思维的高手。
这个时代的商界赢家,就是会做生意的工程师。

那是不是说“工程思维”只是一个理工科的概念呢?
当然不是。
例如《故事工程》的作者拉里·布鲁克斯就认为,即使是写作这类看似非常依赖灵感的事情,也可以采用工程思维。
拉里·布鲁克斯说:“故事创作本身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类似于工程构建。”
他从工程构建的角度来分析创作活动,阐述故事创作的基本原理。
拉里·布鲁克斯坚信,成功创作故事的方法是理解并运用如下六大核心技能:
我个人对这类技能不太相信。因为我自己写东西时,必须有足够的冲动才能对抗无聊感和拖延症。
但我赞成每个人的写作体系的底层是符合工程学原理的。
例如斯蒂芬·金和东野圭吾这类作家,看起来都是故事工程学的高手。
把故事和工程放在一起,似乎是在说写小说这类创作活动可以公式化。
这荒谬吗?拉里·布鲁克斯如是解释:
“人们的面孔之所以不同,在于造物主应用了一种符合工程学的方法,让十一个器官的组合产生了艺术效果。”

今年(2019年)6月在得到准备我的《老喻的人生算法课》时,尽管得到的不少老师喜欢自称“文科生”,但我能强烈感受到:
即使不考虑其技术团队,这也是一家有“工程思维”的文科生公司。
例如得到的品质控制系统。
又例如得到将老师的思想体系产品化的能力。
我认为得到的竞争力之一,就是在看起来很难量化的“文科”领域运用了工程学思维。
当科技与人文的力量越来越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尤其需要“工程思维”。
我们赞叹埃隆·马斯克的技术创新时,也要关注他的思想底色里的人文力量,以及他在设计感方面的天赋。
任正非在工作后,不仅自学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逻辑,还自学了哲学,以及三门外语。
华为在法国有一个数学研究所,因为“数学是开启一切的工具”。
还有一个是美学研究所。
任正非认为:关注于色彩学,法国在色彩学上的积淀可以帮助华为的产品改变形象。

《转向》一书认为,工程师思维(也就是工程学思维)是:
  • 严谨而系统的问题解决能力;
  • 一个全方位“即插即用”的多用途工具包;
  • 把多种知识的想法综合在一起的整合体系;
  • 可能性、可行性和可期待性的交叉点。
我想再重复一下本文开始对“工程学思维”的定义:
有创意地应用科学定律,来系统化地解决现实问题。
这里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
包括物理世界的定律,也包括虚拟世界的定律,以及人性深处的“定律”。
中:工具篇

我有一个观点:绝大多数创业方面的认知提升其实无效。
大多数创业类的学习,都是刻舟求剑。
掌握并实践“工程学思维”,才是正道。
这方面最好的教材,是一部电影:
《火星救援》。
从中,我们可以学会十个重要的工程思维。
至少对我这个在四十多岁把自己打回原形再次创业的人而言,这部电影无论从鸡血的角度,还是从鸡汤的角度,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也是我在跨太平洋飞行的上空可以重复看的片子之一。
工程思维之一
发现不容置疑的使命

《火星救援》的故事非常简单:2035年,在一次探险任务中,宇航员兼植物学家马克·瓦特尼不幸被遗留在火星。他的食物只够吃309个火星日,而下一班“星际公交车”要4年后才会到。
马克·瓦特尼打算活下来,而全人类也展开了一场太空救援。
当时年近80岁的大导演斯科特拍摄这部电影时相当克制。事实上,原著小说更是一点儿正经没有,把一场史诗般的营救写得极其逗逼。
但小说主人公在最后还是点了题:
为什么一大堆人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来救一个宇航员?
他们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是:每个人都有一种本能,那就是把同伴救出来,有时候可能看上去不太像,但事实确实如此。
远足的人在深山里迷路了,人们会发动搜救。火车出了事故,人们会排成长队献血。地震毁了一座城市,全世界的人都会捐出紧急物资。这种本能扎根于人类社会,每一种文化都不例外。
是的,有些傻逼对此嗤之以鼻,但有多得多的人愿意这么做。正因为这样,才会有几十亿人站在我这边。相当酷,呃?
“工程思维”应该是务实的,落地的,为什么一开始就说什么虚头虚脑的“使命”呢?
原因如下:
1、不管这个世界多么糟糕,人类的科技和人文都根植于美好的向往,以及对“存在”与“意义”的无止境的追求。
对此,埃隆·马斯克如是说:
“一定有一些原因让你在早上起来,让你想要活下去。你为什么想要活下去?有什么意义?是什么激励你?你喜欢未来的什么?如果未来不包括置身于恒星之间,成为一个多星球的物种,我觉得这非常令人沮丧。”
人生短暂,不干点儿有意思的事情真的是太蠢了。
有一个足够足够有意义的、无法被质疑的使命,是“工程思维”的守护神。
2、找到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以最大的热情为之奋斗,这很重要。
生活艰辛,工作操劳,诸事不易,创业更是九死一生,挫折不断。
如果不是干自己骨子里相信和喜欢的事情,很难熬下来。
3、愿景和使命是一种粗线条的算法,是一套导航系统
愿景是一种伟大的粗线条算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目标,制定战略。就像圣雄甘地说的,找到你的目标,方法就会随之而来。
当我们在未来的森林里穿行时,如夜晚般黑暗。
尤其是在那些创新领域,预测是徒劳的,但我们又不能如苍蝇一般乱撞。
解决办法是:长线如蜜蜂般追逐光源,短线像苍蝇那样乱撞。
个人和企业都需要有使命与愿景的确定性,战术和试错的随机性。
4、使命聚合人才与资源,甚至为产品赋予灵魂。
埃隆·马斯克令身边的人相信:“他对火星的迷恋绝不是PR行为,SpaceX的员工们在用血汗为之努力。
“每当发射成功,Space X的员工都会发出热烈的欢呼。崇高的目标是极具感染力的。”
我在前面说过,埃隆·马斯克懂技术,但绝非技术天才。
他厉害的地方是聚合顶尖技术人才,然后结合科技和商业,凭借卓越的“工程思维”率领团队创造奇迹。
使命也会引起社会的共鸣,为创业者带来更多的资源。
特斯拉的电动车体验很赞,但是小毛病也不少。但是车主们却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包容,甚至自黑自娱自乐。
话说回来,使命未必就不虚妄,而愿景也可能被滥用。
埃隆·马斯克的火星梦想是:让人类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
这听起来很伟大,很科幻,但又似乎触手可及。
你看看,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我们开始为自己这个物种的长远命运干点儿啥了。
话说回来,我对此不太乐观:
1、从宇宙的尺度看,地球和火星的关系,就是北京和天津的关系,并没有那么遥远。星系要是出了状况,地球火星差不多;
2、从人类的尺度看,假如大坏蛋毁灭了地球,估计到时候能逃去火星的还是大坏蛋。或者大坏蛋会去把火星也毁掉。
好吧,我们不如学一下《火星救援》小说里的朴素精神。我们的使命和愿景可以是一些人类的基本情感和文化。
比如我做未来春藤,出发点就是:让每个中国孩子都能分享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理念和资源。
分享智慧,这不正是人类自古以来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吗?
工程思维之二
用科学干出生天

你看过《异形》、《银翼杀手》、《角斗士》、《黑鹰坠落》吗?
这些电影都出自雷德利·斯科特。
斯科特亲自绘制了电影《火星救援》的剧本封面草图,内容是马特·达蒙的角色在火星上说”I am gonna 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 planet”(我一定要用科学在这个星球干出生天)。
这张草图在2014年12月5日,随“猎户座”载人飞船的首次未载人试飞上了太空,并围绕地球飞行两圈。
让我姑且用这句英文的中文翻译来解构一下:
我一定要用科学在这个星球干出生天。
三个关键词:科学,干,生天。
这三个词加在一起,就是“工程思维”。
所以,工程思维=科学思维+干+生天
《转向》这本书里提及,一位由哈佛大学化学家改行的工程师乔治·怀特赛兹,提供 了科学与工程之间另一种有用的比较:
如果科学钟情于“追踪从离子和神经介质到勃拉姆斯《安魂曲》的机械路径”,那么工程的重点便是提供“分离无限量二氧化碳的实际方法,使用在纳米比亚未曾用过的设备,提供无限供应的电力和清洁水并 保证30%的税后投资回报率”。
简单说,就是:
科学的核心是发现,工程的本质是实现。
我们先说“科学思维”。
埃隆·马斯克极有可能看过《火星救援》这本小说。我留意到,有次访谈中,他说过类似于下面的话:
要让物理定律站在你的这一边。
这句话,《火星救援》的主角说过。
当时他计划种土豆来养活自己,但是没水。
回到问题的最源头,水是由什么构成的?其结构如下:
所以我们需要氢和氧。
火星大气含有95%的二氧化碳,而基地正好有一台“氧合机”,用于从二氧化碳中分解出氧气。
剩下就是氢了。
我们聪明的男主角突然想起来,登陆火星时省下的预备燃料:联氨。
看,里面有四个氢原子!
接下来,通过铱催化剂,将联氨转化成氮气和氢气。
接下来,用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就得到了水。
于是,化学就站在你这一边了。
当然,光知道分子结构和反应公式还不够,要知道联氨可是个危险玩意儿,所以然后,你必须极其缓慢地释放联氨,还要想办法将氢气引导到一个小区域内,烧掉它们。这些部分,就是“工程”方面的考验了。
埃隆·马斯克说:“我倾向于从物理框架来处理事情。物理学会教你从基本原理出发进行推理,而不是通过类比。”
这就是所谓的“第一性原理”。
我们要特别留意到埃隆·马斯克对滥用“类比”的反对。
慢着,类比不是很高级的概念吗?
简单的类比并没有意义。
例如,学习跨学科思维很有价值。但是,你不可能从一个你不懂的学科跨出什么东西来。
比方说,你如果并不懂牛顿第二定律,就不理解“设定物体所受到的外力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也就不能理解用这个定律去类比精益创业里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概念。
类比很高级,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没用,就像对于一个对牛顿力学一无所知的人来说,量子力学对他是没用的。
“第一性原理”可以帮助我们逃离“夹层解释”。
什么叫夹层解释?其实就是用一个黑盒子去解释另外一个黑盒子,用似是而非的一个概念去解释另外一个稀里糊涂的概念。
很多热爱学习的人,学会了一堆半懂不懂的名词,其实就是掌握了一堆所谓的“夹层解释”,不仅没用,还很害人。
但是,现实中的绝大部分创业,并不需要造出一辆电动车。所以物理定律和化学公式对我们并不是真的有啥直接作用。
那么第一性原理只是拿来打个比方吗?
并不是。
事实上,我们现实中极少要用到物理定律和化学公式。
第一性原理可以在两个通用场景中发挥作用:
1、计算;
2、倒推至本源、打破夹层解释。
计算很容易理解,就是:“别争啦,我们坐下来算算账”。
对于上述的第二点,我们用一个没有公式的例子来看一下“第一性原理”:
x.com是马斯克的第二个大项目。他思考了人们最想从银行得到什么——不是大楼房、实体银行卡或复杂的服务,而仅仅是为了转账。他回归基础,颠覆了整个行业,x.com后来成为了PayPal。
人们热衷于追风口。但风口很多时候就是我所抨击的“夹层解释”。
例如团购、O2O等等,凡是没能透过概念去思考本源的公司,基本都挂掉了。
试一下去用大白话来描述你在做的事情。
这个逻辑,和奥卡姆剃刀的“修剪”,以及香农对信息的定义是原理相通的。
我们再说“”。
一是会干,二是肯干。
有句扯淡的台词风靡一时:
懂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姑且不论你懂的很多是山寨道理和夹层解释,即使你懂的是真道理,和“过好这一生”也没有因果关系。
区别在哪儿呢?
认识世界触碰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就像我们前面讲的故事,即使你懂得水的分子结构,即使你知道在哪里找到原料,你还是可能在造水的过程中被联氨炸死。
”,是工程思维的精髓。
只有将你真正懂得的道理,将你的方法论放进现实里,并且勇敢去“过”,才算是真实的一生。
所谓工程思维,就是会干+肯干。
我们再说“生天”。
这是个佛教词汇,印度自古即有生天的思想,认为现世积善业、福德,死后即能生于天界乐土。
《火星救援》作为太空版的鲁滨逊漂流记,其目标非常简单,就是活下去。
我们现实中最本质的目的也是“活下去”,但是在一个充满欲望的世俗世界,生活的目标模糊了。
生天在哪儿?
生天”是工程思维的目的地。
定义任务,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比方说,假如你要造最好的火箭,你就会想,火箭使用什么燃料效率最高。
来自电子书:《一小时读懂人类航天史》
然而,埃隆·马斯克问的问题并非“什么是最好的火箭”,而是:
如何从火星多次往返?
还记得前面说过的,火星大气里是什么?
没错,二氧化碳。
埃隆·马斯克的火星梦想的关键一环就是,在火星就地取材生产甲烷,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甲烷和氧气。
你看,正确的问题往往比答案更重要。
定义“生天”,是逃出生天的第一步。 
会干活的人过于脚踏实地,忘了仰望星空;
会做梦的人过于天马行空,忘了步步为营。
具有“工程思维”的梦想家,在这个星球上是稀缺的。
《火星救援》的原著,把科幻小说写成了硬科学。
埃隆·马斯克更是把科幻电影干成了现实。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是把创业干成了科幻电影。
工程思维之三
系统论+还原论

让我们回顾一下本文要讨论的话题,所谓工程思维,是指:
有创意地应用科学定律,来系统化地解决现实问题。
这里有个关键词是“系统化”。
工程思维的核心之一就是系统思维。
《转向》一书写到:
一个系统因其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而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的整体是不能通过单独分析各组成部分就能理解的。
蒸汽机的线描图《系统思考》
但如你所见,此前我们的话题,似乎都是围绕“还原论”展开。
还原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复杂的系统、事务、现象可以通过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的方法,加以理解和描述。
我不打算陷入系统论和还原论的哲学争辩,只想表达如下观点:
1、不懂还原论来谈系统论是骗子;
2、只懂还原论不谈系统论是呆子。
二者本质上都是对因果关系运行逻辑的科学探索。
《转向》说,模块化系统思维的一种特殊技巧是解构(把一个较大的系统打散成一个 个模块)和重构(把这些模块重新组合起来)的功能性组合。

真正的工程思维,既要解构,也要重构。

作为MIT的明星课程,系统动力学的立场是:

不囿于表面现象及细枝末节 ,发掘事物背后隐藏的模型及动力机制 。

作者认为,系统动力学是通过隐藏于现象背后的 “模型 ”及 “动力机制 ”去捕捉本质的综合学科,如下图:

模型,是指产生某种现象的结构 ,包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动力机制 ,是以长远目光观察模型产生的现象 ,以及今后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及动向 ,即会出现怎样的模式 。

系统动力学强调:不还原要素 ,从全局捕捉

以往的科学方法论注重的是要素还原主义 ,而系统动力学则是基于俯瞰全局的角度。这有点儿像围棋的局部计算与大局观的关系。

不过,阿尔法狗的大局观那么厉害,也仍然属于某种“还原主义”,这里我们先不岔开去细究了。

系统动力学,通过“全局观(模型)+动力机制+反馈系统”,来发掘 “条理清晰的答案 ” 。

中央情报局科学技术部前副主任鲁思·戴维这样总结:

“工程不但是系统思维的同义词,也是系统建设的同义词,是一种从不同角度 观察问题的能力。人们不仅要了解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且 要真正领会整体以及它的意义所在。”

工程思维之四
胶带纸原理

写得太长了,我按一下加速键。
回到电影《火星救援》。男主角打算种土豆的时候,还没想明白怎么样弄到足够的水,算来算去都觉得不靠谱。
那该怎么办呢?
我实在是受够了不停地推算,与其颠来倒去地琢磨怎么弄到那250升水,还不如干点实际的。就算它们现在既干燥又没用,我还是得想办法把这么一大坨土弄进栖息舱。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的是:
1、不要因为一个无解的问题而耽搁另外一个有解的问题;
2、先做能做的,别为缺失的板块烦恼。
3、别被看起来很严重的东西吓到,随时操起你手上有的家伙。
《火星救援》里两次救下主角性命的东西,是“胶带纸”。
随手能用的东西,比虽然很厉害但不顺手的东西好100倍。
我在公司里,一直鼓励小伙伴们采用“胶带纸原理”,先解决问题,再想是否好看,是否“高级”。 
例如现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很时髦,有些创业者凹造型过了头。
但请记住,连苹果公司的Apple Music,也强调人工编辑和机器推荐算法的结合。
对于拥有“工程思维”的人来说,有效并且高效地解决问题排在首位。
该用胶带纸的时候就用胶带纸。

工程思维之五
没有银弹,但有乐高
这一节想讲的是:
1、这个世界上很少有大杀器;
2、但我们也要敢于去做十倍速增长的事情;
3、用模块化思维,别去重复发明轮子。
《人月神话》是一本编程工程学的神作。其中,作者有一个颇有争议的观点:
没有银弹。
他主张并且断言,在未来的十年之内(从1986年文章发表后开始计算),不会有任何单一的软件工程上的突破,能够让程序设计的生产力得到一个数量级的提升。
(不过,作者认为这个假设现在已不再成立。)
我很喜欢作者在《没有银弹》中的如下论述:
在民俗传说里,所有能让我们充满梦靥的怪物之中,没有比狼人更可怕的了,因为它们会突然地从一般人变身为恐怖的怪兽,因此人们尝试着查找能够奇迹似的将狼人一枪毙命的银弹。
他认为,尽管我们很渴望有一种(技术上或管理上的)银弹,但其实很难。
人类能克服疾病的第一步,就是以细菌淘汰了恶魔体液,正是这一步,带给了人类希望,粉碎了所有奇迹式的冀望,告诉人们进步是要靠按部就班、不辞劳苦而来,得在清洁卫生方面持续不断地投入心血,养成良好习惯,才是正道。如今,我们面对软件工程也是一样。
姑且不论“集成软件开发环境”对生产力的倍速提升,放弃对一招制敌的秘密武器的幻想,其实就是另外一种放弃“一夜暴富”的幻想。
对于创业者而言,这尤为重要。
扎克伯格说:我的意思是说,真正的故事可能很无聊,不是这样吗?
但是,当我们构建商业模式的系统时,可以倾向于追求十倍速的可能性。
这并不矛盾。
此外,虽然我们不该像炼金师那样去追求“银弹”,但可以有“乐高”。
前面,我们提及了“模块化的系统思维”。
工程思维,要学会利用现有模块来搭乐高积木。
电影《火星救援》里,男主角想要活命,必须和地球取得通信联络,但是他没办法重新发明一个宇宙移动电话,所以他想到了一个现成的“模块”:
“火星探路者”探测器。
然后,他利用这个探测器(以及与地球上的聪明人之间的默契),与地球重新建立了联系。

让我们看看商业现实中类似的工程思维吧。
特斯拉Roadster是特斯拉汽车公司2008年推出的一款纯电动跑车。Roadster是首款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续航里程达到200英里量产全电动跑车。
看起来很厉害吧?但其实那时候大多数人对此是不屑一顾的。
特斯拉Roadster,是在莲花汽车公司(Lotus)的Elise跑车基础上开发。
说起来,电动汽车最主要的三项技术是电池、电机和传动系统。看上去,特斯拉一样也没有:
  • 特斯拉的传动技术来自AC Propulsion公司;

  • 它的电池采购自松下生产的18650电池;

  • 它的电机,采购自台湾富田电机。

传统汽车厂商也会整合供应链,但特斯拉这完全是“啥也没有”啊?
没错,这就是“工程思维”里的乐高魔法。
这个电动跑车后来被射到太空
2006年,谷歌宣布用16.5亿美金股票,收购创立20个月,只有67个员工的Youtube。
(本案例来自Jade的文章)
为什么愿意花这么多钱?而且当时谷歌自己其实也在做视频。
原因如下:
  • 谷歌必须干视频。

  • 但谷歌视频干不过Youtube。

既然如此,买。
当然,光收购远远不够,既然是乐高游戏,你能够将模块整合在一起至关重要。
在收购后,Google做的主要有几件大事:
现在,Youtube已经成为价值千亿美金的下金蛋的母鸡了。
类似的案例还有Facebook收购以10亿美元收购图片应用 Instagram,以160亿美元收购WhatsApp。
以及今日头条收购musical.ly。
扎克伯格和张一鸣都是典型的工程思维:
用模块思维,像搭建乐高积木,来搭建成完整的系统,实现十倍乃至百倍的增长。
工程思维之六
验证、测试、调整

让我们回到火星。
即使《火星救援》的男主角在第63个火星日还没有找到活路,甚至还没有和地球取得联络,他依然用倒推的方式来想:
在最好的情况下,我应该做什么?
当然是赶往下一班(四年之后)星际公交车站:阿瑞斯4的站点。
有多远?3200公里。(北京到深圳的飞行距离是1800公里)
有车吗?一辆充满电只能跑35公里的太空漫游车。
男主角一通神勇操作略过不表,关键是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工程思维”:
改造:增加了蓄电池,装上了太阳能电池板,解决了取暖问题……
测试:在自己的栖息地附近测试一块电池跑的距离,过程中验证了自己的预测,同时也发现了取暖的遗留问题……
调整:不断增加测试强度,增加漫游里程,测试生命维持系统,确定充电时间,不断自我迭代……
1.0版:先去800公里外找探路者号……
2.0版:穿越火星地表3200公里,逃出生天……
这不就是所谓的“精益创业”吗?
即使是过时的热门概念,也不代表每个人都懂。
精益创业的核心思想是MVP (最小化可实行产品),即:
用最快、最简明的方式建立一个可用的产品原型,通过这个最简单的原型来测试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预期,并通过不断的快速迭代来修正产品,最终适应市场需求。
用我的话说,就是尽快形成可以卖的产品闭环
前面说过的特斯拉推出的第一款电动车,虽然关键部件全是别人的,但是最有价值的“闭环系统”是他们自己的。
下面测试一下你是否真的懂MVP (最小化可实行产品)。
请看上图,你是哭脸还是笑脸?
简单来说,你应该快速造一个跑得起来的东西,而不是追求一个极其完美的产品。
因为人类总会犯错。
即使是追求“极其完美”,也要在试错的过程中一步步实现。
否则挂掉的概率极大。
最小化可实行产品的一个精彩案例是Dropbox。
Dropbox 的创始人 Drew做了一个视频放在了YouTube上,这段视频介绍了 Dropbox 的各项功能,Beta 版的等待用户一夜之间从5000暴增到75000,可当时 Dropbox 甚至连实际的产品都还没有。
这也算可实行产品吗?
算。
因为在“卖”了。
让我们回想一下第一代iPhone面世时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当时用于演示操作的iPhone还没有完全完工,换而言之只是工程机,会产生各种问题。
在最后时刻,工程团队依然无法保证手机能够自始至终保持正常。有时会失去网络连接。有时电话无法接通。有时电话无缘无故就关机了。
为了保证iPhone原型机可以顺利完美地完成演示操作,工程师们想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乔布斯按照设定好的路线顺序来演示iPhone功能,否则就会死机。
为了安全起见,工程师将所有演示机的屏幕上的信号强度条全部写死,都是5格信号满格,管他真假。
你看看,追求极致的乔布斯都这样,你有啥不好意思呢?
当然,前提是你真的全力以赴要把绘制的馅饼做出来,不是当骗子。
工程思维之七
取舍之道

好吧,我们马上就要准备逃离火星了。
《火星救援》的男主角长途跋涉,九死一生,终于来到了星际公交车站,准备搭乘下一班车返回地球。
但是有个问题,他必须先从火星上坐摆渡小飞船飞向火星低轨道上的公交飞船。
麻烦来了,必须给这个摆渡小飞船减重。
目标是减掉5000千克的重量:
  • 减去科研用的土壤和岩石样本;

  • 减去椅子;

  • 减去所有可以拆掉的东西;

  • 减去所有生命维持设备,让男主角一直穿着太空服;

  • 减去电力系统;

  • 减去冗余推进器;

  • 减去后备通讯系统;

  • ……

最糟糕的还在后面:
拆掉整个船头!
男主角:你们TM开什么玩笑?你们这是用敞篷车把我射进太空!
休斯顿:用帆布把洞盖上。在火星的大气环境下,这能行。
男主角:好吧,那就是辆顶篷车,好多了。

现实中,断臂要艰难得多。
因为创业中的实际困境,像是温水煮青蛙,反而不像处于绝境中那般好下决心。
埃隆·马斯克说:有些事情没效果的时候不要欺骗自己,否则你会执着于一个糟糕的解决方案。
让我们看一下“跟谁学”的故事:
2014年开始,做教育O2O;
2015年,靠烧钱补贴的O2O破灭,坠入谷底;
2016年,拆分toB业务,例如专注互动视频直播的“百家云”,一年后实现盈利;
2017年,布局五款toC产品:跟谁学、高途课堂、成蹊商学院、金囿学堂、微师;
2018年,发力在线K12课程,实现其收入占全年总收入73%;
2019年,专注于K12在线教育业务,all in 大班课模式,实现盈利,成功上市。
看,这就是一个断臂、转型、重生的故事。

对于创业者而言,区分“沉没成本”和“坚持到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失败,出丑,被嘲讽,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假如一件事情从“工程”的角度看的确无效,就放弃它。
别试图去维护自己的正确。
关键是能够活下来。
工程思维之八
在不确定性下启动火箭

你无法确保自己能够做成某件事情,你只是提升自己做成这件事情的概率。
脑海里死守“有足够把握”的人,不适合创业。
当然,完全不计算概率的赌徒也不适合创业,尽管很多赌徒创业成功了。
没有100%的可靠。
《火星救援》的男主角有句话:
不过算了,我能抱怨个毛,现在能活下来的几率已经大多了。
概率带给创业者更大的一个挑战是:
你必须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启动火箭。
《火星救援》里去救男主角的一个方案是:直接用无人飞船运送物资去火星。
当时有一个两难的抉择:
方案1:按照正常的流程发射飞船,发射前需要多花10天检测,但是差这10天男主角会饿死;
方案2:略去发射前的检查,省出宝贵的10天。但是可能导致发射失败。
计算: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几率是5%,出现的问题导致任务失败概率50%,略过测试导致失败概率2.5%,但是可以节省救命的10天。
决策:省掉10天检测,直接发射。
结果:发射失败。
那么,这个基于概率的决策到底对不对呢?
是对的。
因为我们要把决策的过程和结果区隔开来评估,这是基于概率的决策的关键。

理解概率,与确定性共舞,在灰度环境下做出黑白分明的决策,敢于拥抱失败。
以上都是创业者必备的“工程思维”。
埃隆·马斯克说:人们对冒险存在极大的偏见,每个人都在努力求自保。
有趣的是,Space X之所以成就斐然,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反火箭发射思维”。
火箭发射思维,就是认为“失败不是一种选择”,尽量做到万无一失,全力避免损失。
Space X的猎鹰9号火箭曾无数次坠入大海,他们伤心、沮丧,然后再来,不断调整,最终取得了成功。
对于创业者而言,请谨记:失败不是上帝对你说不

工程思维之九
孤独的我+托付的团队

创业,必须走进自我最孤独的深处;
创业,永远离不开值得托付的团队。
前者意味着,一个厉害的团队,成员必须是能够搞掂自己的家伙。
后者意味着,每个人都相信团队成员会“像我对他那样来对我”。
《火星救援》里的男主角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令人羡慕。
男主角独自一人在火星上受的苦,从来没向伙伴们抱怨、诉苦。
他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力,也不像那种浓眉大眼的超级英雄,而是自我调侃的大男孩。
这才是一个有工程思维的人所有的团队精神。
要的是“管用”,而非“好看”。
一个好的团队,成员应该是自我驱动的。
男主角给女队长写信,安慰她别为“抛弃”了自己而自责:
从开始训练一直到我们抵达火星,我跟你共事了两年。我想我对你的了解不可谓不深,所以我估计你一定还在责怪自己,认为我今天的处境是你造成的,即便我之前反复重申让你别自责也无济于事。
你所经历的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困境,你作出了艰难的抉择。这是身为指挥官应该做的。你的抉择完全正确。如果你当时犹豫更久,MAV就会倾倒。
你很可能认为,失去一名队员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其实不对,损失整船队员更糟糕。你的决定避免了此事发生。
工程思维之十
少说废话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把创业搞得特别悲壮。
其实创业就是去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是也不算太喜欢,但有机会多赚点儿钱。
煽情一下也无妨,但是有时候煽过了头,会毁掉理性。
但对于创业者而言,只有理性才能救命。
我特别喜欢《火星救援》男主角的那种逗逼精神。
总结一下,就是:
  • 少说废话,埋头干活;

  • 别太伤感,别太悲情,别太高尚;

  • 别太正经,找点儿乐子;

  • 像是在打游戏一样乐观。

我赞成建立在私欲基础上的创业梦想,怀疑掩盖在漂亮话之下的私欲。
《火星救援》的小说中,有一股浓浓的对成年人世界的解构,抛弃了宏大叙事与人类情怀,回归到个人层面的简单情绪。
人生就应该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这是我所钟爱的“工程情绪”。
有没有发现,废话太多的人或者公司,大多不靠谱?
下:最后篇
教育启示录
终于快结束了,我准备按下8倍加速键。
关于工程师
中国有很多工程师,但据统计整体战斗力还远远不够。
关于工程师背景的CEO
为什么硅谷有很多华人工程师,却很少有华人CEO?
印度人告诉我们,工程师也去读个MBA吧。
关于小孩子的教育
1、我们孩子的动手能力太差。
《火星救援》这本小说在米国很火爆,在咱国没多少人喜欢。为啥?看不懂。
埃隆·马斯克招人有个秘诀:名校毕业+动手能力强。
名校毕业说明经过智商筛选不会太傻,动手能力强说明可以干活解决问题。
2、我们的孩子吃苦能力太弱。
埃隆·马斯克对于教育自己孩子最苦恼的一点就是:怎么让他们多吃点儿苦?
中国人教育孩子的习惯,是恨不得把什么都包办了。
看似上了很多补习课很辛苦,其实在独立思考和面对问题方面,中国孩子真的很弱,因为磨炼的机会都被家长代劳了。
《火星救援》小说里有一段特别逗:
等我出去之后,我要首先确认一下探路者是否正常,然后再来干今天的苦力活儿。
是的,每次沙暴之后,我都不可避免地要去“清理太阳能电池板”,这是友好的火星人——比如我——的一个光荣传统。每次干这活儿都让我回想起在芝加哥铲雪的日子。对于这事儿,我要感谢我爸,他从来没有念叨过让我干活儿是为了培养品质,或是让我认识到艰苦劳作的价值。
“吹雪机太贵了,”他一般会这么说,“你是免费的。”
有一次,我试图跟妈抱怨。“别跟软脚虾似的。”她这样建议。
多好的爸妈呀!
文科生救世界,理科生救自己,工程思维的人两个一起救。
我们多培养点儿工程思维的孩子吧!
干出个生天
创业者很悲催。如埃隆·马斯克所说:
当你开始的时候,情况乐观……然后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会经过一个充满伤害的世界。
创业者很幸运。
因为创业像是被加速过的一生。
就像火星救援,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逃出生天”的过程,尽管大多数人不知道“生天”在哪儿。
生下来,活下去,做点儿什么,这就是最好的救赎。
所谓工程思维,就是生命在无尽的宇宙间的奋力抗争和坦然存在。
创业者们总是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们已经改变了。

在电影《火星救援》的片尾,马特·达蒙画龙点睛:

“有时候,所有的情况都会对你不利。所有的坏事一起发生,你就可能会想,就是这样了,这就是我的终点了。

面对这种情况,你要么接受,要么想办法解决,这就是一切的真谛。

解决问题,你想各种办法,解决一个问题,然后接着解决下一个问题,循环往复,等你解决了足够多的问题,你就可以回家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风险与收益评估

控制风险第一位, 然后才能谈收益, 所以我先说丑话–风险, 

然后再来谈谈我们的收益, 大家开心一下, 谈赚钱, 谁不激动, 谁不开心?


//风险

没有什么投资是零风险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明确风险在哪里, 并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和引导

并做好风险应对预案, 才能保持我们那颗淡定的心

1)爆仓的风险

如果你选择的预期最大跌幅不是100%, 那么当实际的跌幅超过你的设定时, 你就爆仓了

从表格上来看, 就是股价跌破了你最后一段的买入价

比如你设定了50%, 而实际最大跌幅超过50%, 比方说60%, 

在不提供增量资金的情况下, 你就没有可以交易的资金了, 这就是爆仓

不过不必害怕, 这个爆仓并没有融资融券或期权那种导致强制平仓的风险(这些高杠杆工具甚至有可能让你倒欠券商的钱) 

这个爆仓的实质是套牢而已

即如果股价一直在你设定的50%跌幅下面震荡, 你是一分钱也赚不到的

为了尽可能避免爆仓, 我们做两种准备

第一, 就是在选股条件上做了限制(详细参见《选股的条件》一文)

本身就在非常低的价位上建仓操作, 然后起始买入价格上还允许下跌一个预期最大的跌幅(比如50%)

因此, 爆仓的风险已经大大降低了

你总不能愚蠢到在历史最高点建仓吧?

第二, 在资金的分配上

A)如果你有稳定的工作, 每月除去各种开销, 工资尚有不少结余, 

那么万一发生爆仓, 你可以每月用结余的工资补仓

所以, 有稳定工作的人使用网格交易法, 心态会更加好, 更加淡定

B)如果你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建议预留应急的钱, 

这个应急的钱并不单纯用在股市投资上, 也包括各种意外, 股市的爆仓只是众多意外中的一种

这样, 即使发生爆仓, 你依然有增量资金可以加仓

总之, 撑得时间越长, 越能等到股市重拾升势的那天

C)对于股市投资, 绝不要有借钱炒股, 代客炒股等行为, 

宁可被套牢, 也不能借钱补仓.

因为这些都能让你的心态处于紧张状态而不能淡定, 关于这点, 我以后会写专门的文章来阐述

2)股票退市的风险

你玩的股票退市了, 怎么办?

没有办法, 我不是董高监, 没办法为此负责

我们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规避, 请参见《选股的条件》一文

3)一段时间内账面有浮亏

显然, 当你买入之后, 如果股价没有涨, 而是往下跌, 你账面是浮亏的

尤其建仓初期, 一买就跌的话, 浮亏还是看上去比较多的

3.1)相对收益

每成交一段, 这一段本身是盈利的, 但是如果总的账面是浮亏的, 这一段盈利只能算作相对收益

例如股价向下跌了5段, 然后反弹1段, 最终有4段是浮亏的, 1段是盈利的, 总的账面上依然是浮亏的

3.2)绝对收益

3.2.1)股价一直涨, 涨到第一段也卖掉了, 此时, 所有卖掉的段的盈利, 都将成为绝对收益

当然, 此时意味着这只股票清仓了, 你得重新选标的股票了

3.2.2)没有清仓, 意味着还在持续交易周期内,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反复震荡, 反复成交

也即成交次数足够多, 每段成交所得盈利加起来的总和, 超过了可能的最大浮亏,

那么以后开始, 每段的盈利都将变成绝对收益

以作者的参数为例子:

x=5%

y=50%

n=14

在不爆仓的情况下, 最大浮亏时(即股价跌到最后一段的价格时), 需要72段成交的盈利才能抵消

这也意味着, 从第73次成交开始, 都是绝对收益了

如果某一天, 股价涨到第1段也卖掉了, 那么最初的72段盈利也将成为绝对收益


//收益

我把收益分为2大类, 

一种叫基本收益, 就是网格交易法本身的收益, 也就是系统性的收益

一种叫额外收益, 就是除去网格交易法本身的收益以外的意外惊喜

1)基本收益

就是表格中列出的每段收益,

(卖出价-买入价)*交易股数

显然, 股票波动越剧烈, 基本收益越多

最恶心的当属2014年上半年, 一潭死水, 整个大盘仅波动70点, 半年仅成交几段.

最开心的当属2015年第一次股灾, 一周出世界五大奇观:

千股涨停/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到跌停/千股跌停到涨停/千股停牌

股票一天振幅可达20%, 每天成交n段

当别人哀嚎之时, 我们赚得钵满盆溢

不要老骂制度不完整, 有人整内幕, 有人造假, 散户股民只能任人宰割, 其实, 选对方法才是关键!

2)额外收益

2.1)建仓在中间时, 上面各段有额外收益

在上界和下界中间建仓时, 上面的段, 不是以表格中的买入价成交, 而是以建仓时的价格成交

但是这些段卖的时候, 是以表格中的卖出价挂单的, 一旦成交, 

除了表格中的收益, 还有建仓价到表格中的买入价这段差价收益

回顾网格交易法中的例子, 7.3建仓时, 1-7段都是以7.3买入的

我们以第7段为例子

表格中的第7段

买入价: 7.35

卖出价: 7.74

股数  : 1400

由于是7.3时建的仓, 因此第7段实际买入价为7.3, 卖出时挂卖单的价格为表格中的7.74

如果成交, 那么不仅收获表格中的收益(7.74-7.35), 

还收获建仓价到表格中的买入价之间的差额(7.35-7.3), 这个差额就是额外收益

2.2)集合竞价带来的额外收益

2.2.1)买入时在集合竞价时成交, 并且集合竞价的结果比你的买入价低

比如昨收7元, 你挂7.35元买入某一段, 集合竞价的结果是7.3元, 那么你实际的买入价就是7.3元, 

以后如果这段顺利卖出, 那么(7.35-7.3)就是额外收益

极端的例子是开盘跌停, 则直接以跌停价买入, 额外收益更多, 爽歪歪!

2.2.2)卖出时在集合竞价时成交, 并且集合竞价的结果比你的卖出的价高

比如昨收7元, 你挂7.35元卖出某一段, 集合竞价的结果是7.4元, 那么你实际的卖出价就是7.4元, 

此时(7.4-7.35)就是额外收益

极端的例子是开盘涨停, 则直接以涨停价卖出, 额外收益更多, 再一次爽歪歪!

2.3)盘中T+0的机会

建仓后持续交易期间, 在卖出价格是当天涨停价格之上的持仓的段, 是没有下卖单的

这就为我们T+0操作提供了条件

你操作的股票当天如果出现V型, 倒V型, N型, W型, M型等走势, 当天都有T+0可做

V型     先跌5%, 我们买入1段, 立刻改下此段的卖单, 再涨5%, 我们当天卖出1段(没有下单的存货), 相当于买入的这段当天就实现了收益

倒V型   先涨5%, 我们卖出1段, 立刻改下此段的买单, 再跌5%, 我们又买回了这1段, 相当于白送1段的收益而我们持仓没有变化

N/W/M型 这些都不用我说了吧, 当天T了又T, 钵满盆溢啊!   

 2015年第一次股灾那一周, 几乎天天都是W/M型, 作者1年的工资都赚回来了!

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某个股票, T+0的机会1年也出现不了几次, 

对于实在没有时间看盘的读者, 可以忽略此收益, 

股灾也是难得一遇的,

虽然我希望天天来这样的W/M型, 但是威胁到国家金融稳定, 国家不干哪!

2.4)股市分红

这个不用说了, 股权登记日没有卖掉的股票, 当然在分红周期内可以获得分红

2.5)国债逆回购

股票代码 名称      说明

204001   GC001  沪市1天国债逆回购, 以10万的整数倍购买

131810   R-001    深市1天国债逆回购, 以1000元的整数倍购买

1天国债逆回购, 当天交易的年化利率, 可能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

但是考虑到只有交易日才有收益, 因此实际年化利率的是5/7 * 当年交易日的年化利率的加权平均.

算下来, 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差不多, 有时还超过.

证券账户未使用的资金, 只有活期利息, 不如买国债逆回购, 媲美一年期定期存款.

缺点是牺牲了1天可取的流动性, 因为1天国债逆回购是T+1可用, T+2可取

因此, 不影响第二天的买股票, 但是影响第二天的取现金.

对1天国债逆回购, 1万元好的时候有几元收入一天, 差的时候连五毛都不给我,

但是总比盘后睡在账户里, 活期0.几%的年化收益好吧?

2.5.1)不在当天涨跌停范围内的没有买的段, 资金是预留的.

鉴于放在账户中也只有活期利息, 因此可以买国债逆回购.

2.5.2)对于临近当天收盘, 还没有成交的买单, 可以撤单后再去买国债逆回购.

当然, 这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因为某些股票有时特别恶心, 最后几分钟, 甚至最后1分钟能快速下跌乃至跌停.

当然这样的事情概率依然很低, 一年发生不了几次.

2.6)大周期巨额收益

在A股, 一般股票定向增发, 资产注入, 资产重组, 股权转让等, 都会引发股价的巨大波动.

如果这些动作成功, 往往连续数个涨停板

有内幕消息的人, 少数天才(股市极度敏锐者), 自然会捕获这样的机会

那么作为普通人, 怎么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呢?

没有办法, 只能守株待兔

请参看《选股的条件》一文,

其实我选出的股票, 都是价位较低, 市值不高的股票

这些股票, 往往是庄家在偷偷建仓.

庄家吸筹阶段, 都是反复震荡的, 来回波动20%, 有的甚至更低, 只有10%

那么对于动不动就想弄个30-50%收益甚至想翻倍的急功近利的散户(显然是属于我说的, 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

是完全看不上这样的股票的

大家都知道, A股是个融资市场, 所以不管什么股票, 若干年必定会搞点动作, 

我们无法提前预知, 也没有天才们那么敏锐可以甄选出即将有大动作的股票, 只能等

一旦有动作, 股票就会停牌

对于停牌期间没有卖出的股票, 就看复牌当天

如果涨停, 就不卖, 等着数涨停板, 直到开板再卖

如果没涨停, 赶紧按照网格交易法打单.

如果你觉得麻烦, 又没有时间看盘, 

复牌当天开盘前依然可以按照网格交易法打单, 就是可能会没有这些额外收益而已.

上帝是公平的, 人的一生总有几次机会发财, 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了.

我们反反复复在一个股票里面沉浮, 若干年总能等到那么1-2次大动作, 3年不开张, 开张吃3年!

说实在的, 网格交易法一年弄出百分之十几的基本收益已经相当不错了, 

但是6-7年才翻一倍, 多折磨人啊!

而作者最终能翻4倍, 是这7年里面等到了几只兔子.

所以, 淡定耐心地机械化操作吧, 总能等到属于你的兔子!

2.7)打新收益

这是2016年开始的新福利, 持有1万市值就可以打新

显然, 我们没有没有卖出的段, 都是市值的保证, 顺便摇个号, 兴许中了呢?

作者2016年中了9个签, 白送了20多万给我!

别拦我, 我要加仓…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网格神奇

守正出奇

最近在看《虎啸龙吟》, 看了颇有感想, 写一篇观后感


//守正出奇

这个成语源自孙子兵法.原来这个”奇”念ji, 意思是预备队, 孙子兵法的”正”指的是正常的用于交战的部队, 

然后等正常交战的部队打得差不多了, 相持不下或者快要赢了的时候, 再出预备队以达到压倒性的胜利.

也就是以”正”交战, 持平或略赢, 再突然出现”奇”的预备队, 实现形势一边倒.

即, 先守正, 再出奇.

经过历史多年的演变, 以讹传讹, 现在的”奇”念qi, 意为出奇制胜.

守正, 就是规规矩矩按章办事.

出奇, 就是出其不意, 出奇制胜, 也就是不按章办事.

守正与出奇成为两个对立的事情

下文以现代的意思进行阐述


//司马懿理解的守正出奇

天下九州, 魏国得六, 400万人口, 蜀国得一, 90万人口, 经济, 军力都不是一个级别.因此诸葛亮只能出奇兵, 所谓奇兵, 都是以弱胜强. 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的胜利就不是奇兵了, 是常规打法, 是正.只有出奇谋奇兵, 以少胜多, 或者以弱胜强, 才是奇, 是出其不意的意思.魏国如此经济实力, 和弱小的蜀国PK, 根本无需出奇兵, 守正为上.

很显然, 守正的难度比出奇低太多了. 只要实力雄厚, 中规中矩地干就行了, 这就达到了守正的目的.就算偶尔出点小问题, 弄点插曲, 也不会影响大局.

出奇呢? 必须把有限的资源放在刀刃上, 看准机会动手.一旦看错机会, 将会是惨败, 甚至全军覆没, 因此必须有非常高的智谋.简单地说, 出奇成功了才叫出奇, 出奇失败了叫冒进.遗憾的是, 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没这个高度, 所以出奇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经常出现在各大影视剧里面, 出来显摆显摆, 一般人没那水平.

同时也可以发现, 出奇是无法持续的.即使聪明如诸葛亮, 依靠出奇制胜打了几个大胜仗之后, 也不得不自行退去, 而无进一步作为, 因为粮草不济.这也说明, 守正为根本, 是长久之道, 而出奇是临时性质的超常规发挥, 没有可持续性.

一言以蔽之, 实力雄厚者守正可保不败, 而实力不济者出奇才有可能制胜.但是, 出奇者, 一来须如诸葛般足智多谋, 二来不可持续.


//司马懿的守正PK掉诸葛亮的出奇对A股投资的借鉴

司马懿, 一个人耗死了耗死曹操/曹丕/曹睿/诸葛亮, 手中总是握着一个乌龟, 以静制动, 以守为攻, 隐忍+坚忍, 耗死对手而上位.

//蜀军的软肋

诸葛亮的软肋, 也就是蜀军的软肋是粮草,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粮草供给非常不易.因此蜀军的制胜策略在于凭借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进行急攻, 速战, 也就是必须出奇.司马懿正是看出了这一点, 避其锋芒, 坚守不出, 时间一长, 蜀军粮草不济必定退去.

庄家的资金是有成本压力的, 有很多是有杠杆的.所谓杠杆, 简单明了的说, 就是庄家的资金多半是借来的.借来的不仅要还, 还要给出高额的利息, 这就是庄家的软肋, 也就是蜀军不济的粮草.所以庄家最希望的就是速战速决: 散户低位早点割肉让出筹码, 而拉高后, 高位时候散户快点进去接盘.所以, 股价低位的时候庄家会不停的打压, 洗盘逼散户割肉, 伴随各种利空消息;而高位的时候会经常涨得让你瞠目结舌而被诱惑进去追高, 同时各种利好满天飞.

//诸葛神算

诸葛亮, 又称诸葛神算, 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庄家也如诸葛亮, 能洞悉你的一切, 所有股东的持股价格(持股成本)等一目了然, 哪些是散户,哪些是机构, 哪些是散户中的游资等等,都是清清楚楚.所以, 你做那些自以为是的小动作, 你以为庄家不知道, 你真以为你能比庄家聪明?诸葛亮与司马懿互为知音, 而司马懿最厉害的地方就是, 诸葛亮即使知道司马懿在怎么想怎么做, 却也无可奈何, 因为司马懿就是不和你开战, 你怎么赢?不打吧, 你又耗不起, 最终诸葛亮被毫无意外地耗死了.

而大部分散户为什么当了韭菜? 就是守不住正, 却又出不了奇.看看曹真, 一心排挤司马懿, 争兵权, 又没那个带兵的能力, 却主动出击, 被诸葛亮一次次伏击, 最终兵败如山倒, 被诸葛亮一份书信羞辱后吐血身亡.韭菜应该都是差不多的下场.

庄家迫于资金压力必须出奇, 可悲的是当了韭菜的散户比庄家还着急.庄家的急, 在于大部分在半年到一年左右必须搞点动作出来, 不然借贷的利息都还不上. 而韭菜的急, 在于1-2天不涨就开始骂娘, 一周不涨就开始要放弃.在韭菜眼里, 涨了就是好股, 不涨或者跌了就是差股, 肤浅至极.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在A股能忍住半年或1年以上的才交易的, 能够盈利, 至少是可以返本不亏或少亏的,而韭菜多死于短线交易.

庄家既如诸葛神算, 洞悉你的一切, 又如蜀军一般, 粮草不济.明确这一点, 我们只要比庄家能扛, 而操作的量足够小, 小的又让庄家感觉不到你的威胁, 庄家必然对我们无可奈何, 乖乖地让出一小部分利润让我们赚.


//现代投资的守正与出奇

看了电视剧, 这让作者联系到现在很多高净值人群(净资产1000万以上), 他们的理财大多数倾向于固定收益在5-7%的固收类产品, 很少会直接参与股市交易了.因为目前股市普通的投资方法的不确定性高于确定性, 风险极大, 他们没必要冒那个险.所以, 这就是守正.守正对应人的聪明才智要求显然不高, 所以普通水平的人, 都可以, 只要你愿意守正.

相反, 还没有成为高净值人士的, 其中有很多渴望成为高净值人士, 并且还希望快速成为高净值人士.靠死工资积累太慢, 靠升职加薪往上爬的依然太慢, 而且都知道金字塔结构, 越往上人越少, 也越难.因此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出奇上面. 但是, 事实上出奇对于人的才智要求是非常高的.

出奇, 说得好听点是出奇,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豪赌.这里会产生2个话题, 本文就不展开了:

1)绝大部分普通人绝不肯承认自己是普通人, 总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 可以成为”诸葛亮”

2)媒体选择性地刻意只报道”出奇”成功的, 造成”出奇”成功很容易的假象.

而事实上千千万万出奇者是失败的, 失败后都没有声音了, 成功者寥寥, 却在高谈阔论”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回到股市, 概率同样的低. 以前1赚2平7亏的提法现在都变成1赚1平8亏了.但是, 一样有很多人在A股做着出奇的梦, 以为自己是那个诸葛亮.当然,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是”猪一样”.


//网格交易法是守正, 追涨杀跌是出奇.

在A股, 普通的投资方法都是在进行”出奇”, 是在教你追涨杀跌, 而事实上追涨杀跌是典型的韭菜行为.大多数韭菜往往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可以通过某些方法或渠道提前”预测”出那个出奇的机会, 提前买入.此外, 天朝的制度还在不断完善之中, 很多人对各类能提前知道消息的内幕党趋之若鹜, 崇拜不已, 却往往落入骗局.

我们要明确一点, 有人教你”出奇”的话, 多半你最终会亏惨.也不想想, 能赚大钱的出奇, 为什么要告诉你? 即使你愿意付点小钱.

既然对于普通人, 出奇成功的概率极低, 我们不妨换个思路, 守正即可.要想守正, 可以尝试网格交易法.网格交易法, 大多数时候, 日常的段差价, 中规中矩, 不会因为股价暴涨而追高, 也不会因为股价暴跌而割肉.反正在可交易范围内机械执行即可.

守正不可能帮你快速地赚到大钱, 但却可以帮你稳定持续地赚钱, 赚相对比银行存款高得多的钱.

不过话说回来, 性格决定命运, 守正的还是守正, 出奇的还是出奇. 作者的文章只是为愿意守正的人提供一个方法, 一个思路.股市原本零和游戏, 出奇者多半失败, 守正者赚的钱, 只不过是出奇失败者损失的其中一部分而已.


//总结

修行的意义, 就在于明确什么是正, 并守住他; 什么奇, 可遇不可求也, 故不必刻意追求.

一味地追求出奇, 其实是强求, 不过做梦罢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网格神奇

再聪明的韭菜也还是韭菜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 向各位读者拜个早年, 祝各位新年里面不当韭菜, 多割韭菜!


//聪明的韭菜

记得星爷在《武状元苏乞儿》中有个搞笑的情节: 洪长老要让星爷竞争丐帮帮主, 对星爷说: 你会是乞丐中的霸主. 星爷问: 那是什么? 洪长老回答: 还是乞丐! 星爷晕倒!

那么请问:

入市n年, 不再瞎折腾的, 很多基础知识也懂了不少的, 有些暴涨也不追高, 暴跌也不抄底, 自我感觉已经非常有经验的, 会按照一定的所谓技术分析方法, 趋势分析, 政策分析, 基本面分析等操作的,是不是还是经常不赚钱, 经常被套, 经常割肉?

为什么呢?

因为这只是学乖了的韭菜, 最简单的低级错误(那是留给新韭菜的)不容易再犯, 但是,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面, 人性的脆弱一触即溃.

有些股票, 从高点下跌了30%以上, 学乖了的韭菜就入场了. 他们没有在最高的位置接盘, 可算是学聪明了.但是跌30%接盘, 以为找对了入场点, 结果后面又跌了20%以上, 学乖了的韭菜还是被埋了.后来一查, 该股票去年涨了至少100%以上, 即使跌去30%, 也有70%涨幅.

这又让我想起了范伟和赵本山的小品《功夫》里面卖轮椅: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5000, 喊错了吧? 重新捋一捋, 2000, 成交!

看吧, 不必喊到5000, 2000就卖, 庄家依然赚大钱, 韭菜依然高位接盘, 尽管不是最高.

孙子兵法云:虚虚实实, 实实虚虚, 虚则实之, 实则虚之. 人生无常, 虚实无常, 股市亦无常.

庄家的表演无处不在, 而自作聪明的韭菜总以为能跟庄, 抄庄家的低, 或者上车等庄家抬轿, 结果还是那句老话: 聪明反被聪明误.

再聪明的韭菜, 说到底, 也还是韭菜, 有长进, 但没有升华, 没有从无数被割的量变中醒悟, 即没有发生质变, 所以最终还是当韭菜.

要想不当韭菜, 就要想悟道, 什么是道呢?

下面就讲作者的悟得的道和别人误以为的道(非道)


//道

1)未来不可预测

决定未来发展的因素千千万, 没有人可以穷举所有因素以及对应的权重比例, 否则历史就不是发生, 而是表演了.

这是作者在不同的文章中反复强调的观点, 这个观点非常简单, 简单到每次都说, 有人都要嫌烦嫌啰嗦了.

但是, 就是这么个简单的观点, 很多人知道并理解, 但就是做不到. 还是抵抗不住诱惑, 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追高, 或者在”形势异常惨烈”中割肉.你能说他们不聪明吗? 可是, 再聪明的韭菜, 最终还是当韭菜罢了.

这一条, 对应于股市, 即股市不可预测.试图用任何方法预测股市是涨还是跌的, 都是胡说八道.也就是说, 没有方法可以预测未来.

但凡幻想可以预测的, 想一想永动机就可以了, 永动机是不可能被发明的, 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

至于人云亦云的”你不能预测, 是你水平不够”, 不过是”皇帝的新装”.想当神棍赚咨询费入会费的, 可以这样去忽悠韭菜, 想自己炒股赚钱可不能这样忽悠自己.

//推论: 不是你能跟庄, 而是庄在盯你.

庄家时刻在监控散户的行为, 当然这里的散户行为指的是大多数散户表现出的集体行为.详细论述参见《赌博原理》一文. 也就是说, 庄家也不可能预测未来, 他们只能监控散户的行为而做出逆散户行为的操作.

作为普通散户, 你不可能了解庄家在想什么, 因为他也不知道他应该想什么, 他要等散户action了之后, 才会想什么. 等你发现他想什么的时候, 你的行为已经出卖了你, 他又可以重新想什么了, 你始终比他慢.

2)变化永恒, 唯一不变的是变

对应于股市的, 这个永恒的变化就是股市总是有波动, 即使某天一字涨停板或跌停板, 是一条直线, 但是并不意味着每天如此, 总体来看都是起起伏伏, 不会无穷地涨, 也不会无穷地跌,总是在反反复复的折腾。可以理解为涨多了跌, 跌多了涨, 是佛门所谓的”轮回”.

网格交易的基础就是基于这样的波动而赚钱, 而且可以一直赚下去, 因为变化永恒, 波动也就一直有.


//非道

//胜率

有人特别喜欢讲胜率, 认为只要找到一种方法, 胜率超过5成, 比如6成, 那么在多次操作之后, 总体必然是盈利的.这也是很多民间高手, 尤其是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高手喜欢炫技的谈资.

这个想法乍一看很有道理, 但是在这里, 作者作几点澄清, 就知道非常不靠谱了:

1)这些方法的样本空间不够, 没有权威的数据可以支持他们的结论.

学过概率论的都知道, 只有足够的样本空间, 概率才趋于稳定的表现, 否则你扔5个硬币, 如果都是正面, 你能说正面的概率为100%吗?

正因为结论并不是真的靠谱, 而是被已经发生的事实错误地当成了必然的结论.哪天你信心满满地重仓操作的时候, 也许一把回到解放前.请大家网上搜索”赌徒的错误”, 作者基础篇中也有相应的文章《赌徒的错误》.

这里简单说一下吧:

当扔了10个硬币都是正面的时候, 扔第11个, 正面反面的各自的概率是多少? 

如果之前10次扔了就是正面成为既定的经验, 你是不是会下重注赌正面?

同样的, 这些民间高手总结各种经验, 关于各种技术图形的, 能量的, 量价关系的, 所谓的筹码分布的, 龙虎榜大小单的, 资金流入流出的等等,  得出的高胜率的经验, 真的就是高胜率吗? 

君不见, 过去n年网上风风火火的若干民间大师, 有几个还在风光的? 是不是过几年都销声匿迹了?

2)概率的发生不是均匀的

即使抛硬币这样的事情, 也不是正面一次, 反面一次, 交替发生, 均匀发生.

退一万步讲, 即使这些民间大师的方法的胜率真的能达到6成, 如果你用, 会怎么发生了?

是先赢6次, 输4次, 还是赢一次, 输一次之类交替发生?还是先输4次, 再赢6次? 或是先输40次, 再赢60次? 

问题是, 先输40次的话, 你早就输得内裤都没有了, 下面即使可以赢60次, 你有赌本哇?

更恐怖的, 或者咱们先输400次, 再赢600次? 下地狱之后才知道地狱有十八层吧?

那么简单点, 先输个4次, 你接下来是选择继续用这个方法呢, 还是开始怀疑了呢?

为什么会这样?

归根到底, 这些所谓的胜率, 还是在主观臆断未来的走势, 只不过, 聪明了一些, 人为地加上了所谓的概率, 不像以前一句话说死是涨还是跌, 所以对人的迷惑也非常大. 但正因为这样的胜率本质上是YY出来的, 也就难保哪天还是当了韭菜.

聪明的韭菜毕竟还是韭菜!


//春节红包

但凡大节日, 春节, 国庆节之类, 有人统计了最近10年的数据, 都是涨多跌少, 也就是发红包的概率大.

作者觉得10年不过10来个数据, 作为统计样本实在少得可怜, 姑且把它当做新年的祝福吧.

即使红包必发, 那么又是怎么发呢?

是节前先涨个10%, 节后再涨个10%, 或者节前横盘, 节后涨个10%, 或者节前暴跌10%, 节后恢复回来(也相当于涨了10%嘛)?

究竟是哪一种呢?不知道. 所以, 现在抢红包行情的, 也还是未知数. 

上周就开始抢的, 已经被埋了, 现在能不能抢呢?不知道.

作者不需要知道!

作者用的是网格交易法, 在操作范围内, 跌到网格买入价就买, 涨到网格卖出价就卖, 管你庄家怎么表演, 折腾越大, 作者赚得越多.

这红包, 让聪明的韭菜去抢吧, 至于能不能抢到, 是运气, 而非本事, 不可强求; 被埋了呢? 那也是运气!

而作者相信, 不管哪种发红包的方式, 只要折腾足够大(5%以上的波动), 作者一定收得到红包.


//总结

作者悟得的道不见得是最高境界, 但是至少已经不再当韭菜.

是不是韭菜, 归根到底一句话, 是否相信未来不可预测. 

你要是还是相信算命, 去尝试各种预测走势的方法, 那无论多么聪明, 还是摆脱不了当韭菜的命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网格神奇

风险与收益并存

牛市气氛蛮浓的, 本周除了周四习惯性下跌(假摔?)一下, 连周五都是大阳线.

于是, 很多人感觉牛市要来了, 作者的网格交易设定2PB的清仓线是不是太低了?

然后, 有人就蠢蠢欲动, 提高了清仓线, 试图提高收益率.

那么这么做真的可以吗? 让我们深入探究一下.

=================================

//网格交易法的风险

爆雷的退市风险, 规则的停牌风险, 属于系统性风险, 和网格交易法无关, 你只要买股票都有, 无法控制, 这里不讨论.

我们现在讨论网格交易法的两种可控风险: 清仓踏空风险和爆仓被套风险.

//清仓踏空风险

股价涨过清仓线, 第一段也卖完了.

清仓后股价继续涨, 这时候, 你是”有钱没股票“.

你需要重新建仓, 但未必能找到合适的标的.

为什么?

A股大部分股票都是随大盘的.

如果你的股票是小众类型, 即特立独行上涨上去后清仓的, 而此时大盘不怎么样, 那么恭喜你赚了. 此后, 你可以继续选择符合条件的股票.

当然, 更多的时候, 你的股票是随着大盘走的, 此时如果你的股票能清仓, 也就意味着之前大部分符合条件的股票都可以清仓了.

因此, 当你清仓后重新选股时, 发现很难选到满足条件的合适的股票. 此时, 一般为牛市, 至少也是大级别反弹高位区域.

没有标的, 你只能空仓等待, 而此时各路股价还有可能继续冲高, 你也只能看别人表演.

在股市, 踏空和套牢一样令人讨厌, 某种程度上, 踏空比套牢更难受, 随时随地感觉错过1个亿

//爆仓套牢风险

这个不多说了, 就是股价跌破爆仓价被套了, 即”有股票没钱“.

//两种风险本质一样: 都赚不到钱

清仓踏空风险(有钱无股票)和爆仓套牢风险(有股票没钱), 直接导致的是就是赚不到差价.

好在, 大A从来都是牛短熊长, 没多久牛市就会暴跌来股灾(自由落体?).

而真正意义上的熊市其实也不长, 因为股市是要融资的, 要融资就要有人买单, 都把韭菜割完了, 股市也就要关门了.

所以真正跌得很低很惨的时间也是很短的, 正如牛市真正涨得疯狂涨得很高的时间很短一样.

更多的是时候是在震荡, 只不过, 人们在思想上只区分牛市和非牛市, 而把非牛市一律认为就是熊市.

因此, 无论是清仓踏空的时间, 还是爆仓套牢的时间, 都不会很长(短则几个月, 长则一年半载的), 不太可能等不到恢复操作的机会.

=================================

//作者网格交易的两个公式, 揭示了风险与收益并存

x是每段下跌百分比, 

m是年成交次数

y是下跌百分比, 就是清仓线和爆仓线之间的幅度 

n是网格段数

//分段公式

(1-x)^n=1-y

确定了x和y, 可以求出n, 并且可以看到, 当y变大, 即增大网格清仓线和爆仓线的距离, n也变大

//年化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 = m*x/n

其实下跌x买入, 再原价卖出, 收益率超过x, 实际为(1/(1-x)-1), 但为简化计算, 我们把收益率就认为是x

//风险与收益的矛盾

1)增大y, 可以减少爆仓或清仓的风险

清仓线上移, 减少了清仓踏空的风险

爆仓线下移, 减少了爆仓被套的风险

2)增大y, 导致年化收益率下降

由于未来不可预测, 我们认为未来涨跌各半, 因此, 当x确定的时候, m随着y同比例变化, 设这个比例为k.

当y变化到k*y, m也变成k*m

因此, 年化收益率= m*x/n = m*x*ln(1-x)/ln(1-y) 也变化为 k*m*x*ln(1-x)/ln(1-k*y)

通过数学方法可以证明: 

k>1时, (1-k*y)<(1-y)^k, 即y变大, 年化收益率变小(最简单的, k=2时, 1-2y < (1-y)^2=1-2y+y^2)

从y的变化, 可以看出, 作者的网格交易法的这两个公式充分揭示了一对矛盾, 即风险和收益并存.

你想赚多一点, 风险就大一点(清仓踏空风险 and/or 爆仓套牢风险), 想少点风险, 收益也就下来了

//例子

1)x=5%, m=40, y=50%, n=14

年化收益率= 40*5%/14= 2/7 = 14%

2)x=5%, m=60, y=75%, n= 27

年化收益率=60*5%/27 = 1/9 = 11%

=================================

//网格交易真正的作用

//机械交易 pk 自主交易

//自主交易的缺点

1)自主交易情绪化严重, 缺乏纪律性.

操作计划经常临时改变

2)自主交易缺乏耐心.

容易被眼前的形势所迷惑, 不能看到长远.

3)自主交易容易被庄家牵着鼻子走.

看盘即时下单, 而非提前下单, 容易成为”薛定谔的猫”中实验的人

//机械交易的优点

可以看到, 机械交易完美克服自主交易以上缺点, 而网格交易就是一种机械交易.

这是机械交易共同的作用.

//作者的网格交易法真正的作用

而在作者看来, 其实网格真正的作用在于消磨时间, 等待中奖.

而中奖后股价一飞冲天, 甚至可以直接翻倍, 正所谓三年不开张, 开张吃三年.

参看《进度条原理》.

消磨时间的时候, 要生存, 有差价供着;

中奖后一飞冲天, 有发展, 大赚特赚.

是为”先生存, 后发展“.

并且即使只有差价, 差价的年化收益率也远远高于银行存款, 货币基金, 国债, 甚至媲美P2P, 何乐不为呢?

=================================

//总结

1) 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 风险与收益并存

2) 即使用网格交易法, 也要用适合你的参数

=================================

//题外话: 作者的网格交易法和其他人的网格交易法有本质的区别

1)作者的网格交易法是当成战略使用的, 而不是战术

参看《以战略高度认识网格交易法

不是牛市了就捂股, 震荡了就网格, 熊市了就定投, 而是贯穿牛熊自始至终.

事实上, 朝三暮四的人, 往往啥也没赚到: 牛市吃到股灾, 震荡了拿不住, 熊市割在地板上. 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什么都想要, 总希望利润最大化, 最终P也没得到.

这也应了巴神的一句话: 市场一直在变, 但人心从未改变.

2)作者把市场分成3类, 牛市, 震荡市, 和熊市

牛市(单边涨)卖完拉倒不玩了, 即所谓的清仓踏空; 熊市(单边跌)有可能爆仓被套

但是大A从来都是牛市和熊市很短, 震荡市很长, 而习惯上, 人们喜欢把震荡市也称为熊市, 造成牛短熊长的错觉.

因此, 作者从未觉得钱会少赚. 去头掐尾, 恰恰是赚得最稳妥的大部分钱.

3)作者的网格交易法在选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爆仓风险

踏空不赔钱, 所以更多的考虑爆仓风险, 从而选股的位置已经非常低, 极大地降低爆仓风险, 但依然有可能爆仓.

如果你几个月乃至1年的套牢也扛不住, 那么相信基本上也很难有所作为了.

其他人的网格交易作为战术, 往往配合所谓的趋势和估值使用, 因此价位可能比较高.

而趋势一旦反转或者业绩变脸造成估值大幅下跌, 那么随时随地爆仓.

而看了作者这么多文章的读者应该明白, 未来不可预测, 普通P民也没有提前获得足够有效信息的渠道, 因此, 趋势和估值都靠不住.

还是那句话, 风险与收益并存, 你想博更大收益, 就得承担更大风险.

但作者只愿意稳稳当当地赚属于自己模型风险之内的钱, 其他的不考虑, 因为该亏的钱都已经亏过了, 真的赚不到! 投机偶然所得最终必然还给市场!

=================================

//广告

帮朋友推广一下: 智能交易神器

识别二维码验证手机号下载APP, 可以做模拟条件单,网格回测。开立账户享受优惠佣金. APP功能包括止盈止损,一键打新,分批建仓分批出货等18种条件单功能.

客户经理的微信号: lyl18349252128

最牛叉的是, 这个app居然直接支持网格交易, 云端盯盘, 智能下单!

嫌网格交易下单多且每天机械重复麻烦的, 可以尝试用用这家的app.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网格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