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格交易的相关问题

接触网格交易几年了,把自己遇到的相关问题记录下来。

1,常见的网格条件单类型

我最早用的网格条件单是华宝证券,他属于到价触发型网格,目前绝大部分券商都是这个类型,它是价格到了设定的位置才触发委托单,短时间价格变动剧烈时,容易出现委托单没有成交的情况。

后来银河证券推出了成交驱动型网格,它是提前下委托单,价格剧烈波动时,成交效率比到价触发型更高。

2,基准价变动标准

《网格交易基准价是如何动态变化的?》这篇文章介绍过。

到价触发型和成交驱动型基准价变化不太一样,我认为银河证券的成交驱动型更合理一些,基本不会出现高买低卖的情况。

银河证券的到价触发型网格基准价变动有两个选择,“委托全部成交后和“触发委托后”,委托不等于成交,所以基准价以全部成交为标准更合理,另外基准价变动时以网格价更新比触发价更新要合理一些。

3,反弹买入和回落卖出

这个设置可以在价格出现单边上涨或者单边下跌时,让卖出价和买入价更有利。这个和下面的倍数委托结合起来,效果很好。

一般到价触发型网格都有这个功能,它可以跟踪价格波动,让卖价更高,买价更低,它是走一步看一步,跟踪价格波动,有点趋势跟踪的味道。成交驱动型网格是提前双边下委托单,所以没有回落反弹的功能。

4,倍数委托

价格短时间暴涨暴跌时用到,一定要设置。

5,何时会出现高买低卖?

(1),交易标的成交量小,买卖报价差距大,网格价差又小,限价委托-买入价格为“即时卖一价”,限价委托-卖出价格为“即时买一价”,价格变动剧烈时,会出现跳价现象,导致高买低卖。

解决办法:选择交易标的成交量要大一些,网格价差适当设置大一些,加上成交驱动网格,基本避免这种情况。

(2),基准价格变动应该以全部成交为准,以触发价为准可能会偶尔出现触发但是没有成交的情况,这个时候基准价却变了,容易出现高买低卖的情况。

解决办法:网格基准价变动必须以全部成交为准,目前市面上多数到价触发型网格都是以触发价为准,银河证券的到价触发型网格有全部成交后才变动基准价的设置,我感觉比较合理。

6,关于流量费

流量费是交易所收取的费用,每次买卖和撤单都要收取0.1元的流量费。

成交驱动型网格因为是双边同时下委托单,频繁撤单,流量费比传统的到价触发型网格执行成本高,这可能是很多证券公司不愿意推出成交驱动型网格的原因之一吧。

7,如何绕过T+1实现网格日内买卖?

国内股票和相关的etf都是T+1交易,做网格时,我们只要前一个交易日建立底仓,下一个交易日就可以运行网格了。网格格子不要太小,如果高频交易,每天把底仓都卖了还不够,那么当天交易只能停止了,网格格子大一些,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8,估值百分位查询

参与股票和etf买卖时,估值百分位是我重要的参考依据。网络上有很多这样的工具,我自己用的是芝士财富,它有付费功能,单纯查看估值百分位是免费的。

估值百分位什么时候失效?

(1),统计周期短。至少包括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如果一个指数历史数据少,那么它的参考价值就不高。

(2),行业利润不稳定,导致估值也大起大落。宽基指数和利润稳定的行业估值适合用市盈率,周期性行业适合用市净率。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9 + 3 =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