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

博主对投资很感兴趣,所以平时会记录一些和投资理财相关的文章。

爱心可以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博客写了几年,让自己记忆犹新的事情不多<准确的说只有两件:一个英国广告公司主动联系我用120美元买了一个中文链接,还有就是因为写了大量揭发孔子国际的文章而被21世纪财经记者采访,央视记者要求现场录制节目被我拒绝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不爱说话,在网络上除了写博客,我也很少去别人的博客留言,尤其是最近两年,只是偶尔看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博客。


今天在一个叫土木坛子的独立博客上看到博主正在发起一个为母校捐赠的倡议,很多博友都留言支持。我自己也用支付宝捐赠了50元,虽然很少,但是一份心意,希望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能够对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记得在2010年因为写了大量揭发孔子国际诈骗的文章而被记者采访,当时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当初写那些揭发骗局的文章纯粹是个人爱好,没有想到个人的一点兴趣爱好竟然会对别人有那么大的帮助。


现实生活中孤僻的性格让我倍感孤独。幸好这个博客给了我一个自由表达的窗口,博客写作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有趣。而这次偶然的小小捐赠让我感到自己也有一颗炙热的爱心。

土狼妹妹信这个:“无产权则无人权”

        在凤凰网看到一篇名为《宋石男:古代中国的个人尊严和自由》的文章。我这个人对“尊严”、“自由”一类的词语非常敏感,所以就耐心把这篇非常长的文章看了一遍。这个文章的作者列举了很多古人没有尊严和自由的理由,其中一条就是“无产权则无人权”。根据本人多年的生活感悟,我对“无产权则无人权”有点自己的体会。

一无所有的人活着难言尊严和自由。

很多人贫穷的人为了基本的生活,往往要一年四季在外奔波,每天要像牲口一样做非常辛苦的工作,很多人更是远渡重洋谋出路。我的父亲做了一辈子煤矿工,每天都要从事非常危险的工作,没有周末,没有时间和家人交流。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主动和我交流过,也许是他太累、太忙了。

在国内,土地是国有的。这意味着政府随时都可以找个不是理由的理由暴力拆迁我们的住所,随时把我们耕种的土地剥夺,随时在我们世代生存的土地上建立污染严重的工厂…….。贪婪和腐败的权力主宰者多数人的命运。

像我这种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没有背景的人在国内会被很多人视为没有用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苦闷、压抑的生活让我感觉活着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成年后,多年外出求学和打工的经历让我对自己和身边的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慢慢地,我活着的目的性越来越强了。我的内心对尊严和自由充满了无限的向往。我的父母和朋友也许无法理解我现在的心情。

在充满愚昧、偏见的农村,我根本找不到做人的尊严和自由。这也许是我很少回家、拒绝回家结婚的原因之一吧。

回到主题上来。

其实回顾我们的过去,我们大部分时间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为了挣钱生存。如果我们一些私有财产的话,我们就可以有更多时间陪陪家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因为基本的生存问题被外界左右。

现在我每天都要自学一点投资理财的东西,并不是钱迷心窍,而是我的内心对尊严和自由充满了向往。为了这一天的早日到来,我会努力争取,不管这条路有多险恶。

不太确定的未来让我困惑而焦虑

很多女人找对象都会考虑对方是否有稳定的工作,很多人男人因为没有女人眼中稳定的工作迟迟无法结婚。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都可以找到活生生的例子。

在一个很确定的稳定环境中生存更容易。这个应该是生活常识吧。

工作辛苦、收入不稳定让我时常感到心灵疲惫。因为没有多少存款,所以我非常害怕自己生病,也害怕家人生病。在中国治病往往花费很大。

家庭可以让人有很大的安全感。我其实也非常早点成家。可是现实的情况让我感到现在结婚不是一个好的决定。因为结婚会花光我和家里的所有存款。作为一个成年人,我真的不想给父母添麻烦了,所以我决定在35岁之前不考虑结婚的事情。5年之后,我个人的经济实力会好许多,工作会稳定许多,收入也会比现在高很多。

这个世界一切都变得太快了。最近我的精神状态总是非常紧张,思维僵化,写博客的热情大不如前了,书也看不进去。

看来要好好调节一下自己了。今后每天早点睡觉,不让自己过度疲惫。

博友“寇铈鑫”和“远方的雪山“链接暂时去掉了

很久都没有交换过链接了,所以我博客上的链接数量越来越少。


今天我发现博友“寇铈鑫”和“远方的雪山”两个博客链接都打不开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以我暂时先把链接去掉了,如果未来两个博客回复正常了,我随时可以加上他们的链接。

从当初的30多个链接,3年多过去了,就剩下这几个了,其中还有几个是刚刚加上的。看来长期坚持写博客真不容易啊。

电脑中毒终于修好了

       因为电脑中毒无法使用,博客一周没有更新了。今天下班早,我就去修电脑的地方重新装了一下系统,现在终于可以回复更新了。

 

前段时间说买了一本名为投资组合的熵理论和信息价值--兼析股票期货等风险控制》的书籍,从广州寄过来。因为一直没有收到,今天就和发货方联系了一下,索要了发货单号,结果一查我差点被气晕,这本书原来寄到北京后又被退回广州了。可是这几天我一直没有接到过邮政投递员的电话。即使打不通电话也要发个短信提示一下吗?国家单位真的有点不负责。

 

以后买书,我一定会记得提醒卖家不要用邮政了,太差劲了。(文土狼妹妹)

信息时代,博客可以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

胜者必有所长。犹太人之所以在很多人领域都能涌现很多杰出人才肯定有他的理由。我今天想到的就是“文化传承”。

世人熟知的《塔木德》被犹太人视为“圣经”,很久以来,代代相传,经久不息。我之前买了一本中文版的《塔木德》,粗略的看了一下,我发现这个书籍内容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又蕴含哲理,让人百读不厌。这样一本集结了先人千百年的智慧书籍在这个顽强的名族中代代相传。从复利的角度来看,犹太人的智慧在时间的隧道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虽然犹太民族在历史中曾经饱受磨难,但是他们的文化没有中断。他们的文化受到了整个民族的拥护,不论贵贱。

虽然中国也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书籍,但大部分都是当时历史的产物,带有很浓厚的时代色彩。《易经》也许是比较特殊的一本书,本人没有阅读过。但是我肯定的是:用苦涩难懂的文言文写作的易经肯定很难在社会中得到传播。即便是在古代,易经也仅仅是上流社会的事情,社会大众很难接触到,更别说理解其中的意思了。再加上汉语比较难学(汉语文言文对大部分人来说就是天书),远远不像拉丁文那样易学易用。

很显然,中文文化很大程度上只是被少数人接受,是典型的贵族文化,没有在社会进程中得到广泛、持久的传播。

所以我在想,如果我们每个人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博客的形式实事求是的记录下来,经过几代人的时间,我相信这个延续上百年的长寿博客一定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代代相传的文化一定会惠及后人,意义重大而深远。在现实中,有这样的远见的人光怕不多吧!

今天是2013年的第一天,同事聚会,我喝了不少酒,躺倒床上睡不着,就把自己内心的一点粗浅想法随便写写,欢迎指正。

博客数据丢失是每个博客写手都不想遇到的“黑天鹅”

   博客写了三年多了,我能够理解一个博客写手面对博客数据丢失的复杂心情。

今天博友基督教信仰给我留言:“我的博客出了大问题,看来平时做好备份实在太重要。”如果换了是我,博客数据丢失了,在短时间内肯定会非常难过,就像一个亲人离世那样。也许是自己在这个博客上倾注了太多太多的缘故吧。虽然这个土狼妹妹博客没有给我带来金钱上的收入,但是却给我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安慰,现在它俨然已经成为我的一个不可分离的朋友。

我相信其他长期坚持写博客的朋友也和我一样,非常在乎自己的博客。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到我们这些写博客的人最不想看到的事情------数据丢失。我们应该把最坏的情况想到,然后想出应对办法----备份,备份,还是备份。只有这样,数据丢失这样的事情才不会让我们害怕的要死。

我现在每个月至少备份一次,我会把数据库首先在电脑上备份,然后在自己的两个网易邮箱网盘里备份,真正做到了“狡兔三窟”。如果世界末日没有来到的话,我电脑上的备份、两个网易邮箱里的备份和我的博客同时出现数据库丢失的概率估计是0吧。这样的话,虽然我没有把博客数据丢失的概率降到0,但是我已经竭尽所能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

作为一个能力极其有限的博客人,我们没有办法把事情做的太绝对,但是我们一定要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定期多个地方备份不算什么难事吧。只有这样,您的博客才能和您相伴走的更远。

这篇很乱的文字送给自己,也送给那些和我一样的博客人。

普通人写独立博客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因为工作时间长、非常累人,不知不觉已经一周多没有更新博客了。忘了在哪里看的这样一句话:“写博客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现在我才体会到这句话说得是很有道理的。

普通的工薪阶层往往要花大量时间去挣钱维持生存,每天留给自己的闲暇时间很少,所以坚持写博客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转眼间三年多过去了,这个博客能够一直坚持到现在主要是自己没有太多的功利性,完全是靠兴趣推动。今后我会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但是更新频率估计会低很多。

   普通人坚持写独立博客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不知道坚持写博客的朋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法国诗人沉默20年的“伟人路”

刚刚在一篇关于德国汉学家顾彬的采访稿中看到这样一段话:“顾彬16岁便开始写作,但由于他深信一位法国诗人的说法:如果你想做一个伟大诗人的话,你应该沉默20年,就是你写的东西要先放在抽屉里,等到20年后如果它还有价值,那再拿出来发表。于是,顾彬把自己的诗歌锁在抽屉里,一放就放了30年。直到1994年他才不再为抽屉写作。这些沉默了三十载再拿出来的诗歌,想必都闪耀着岁月的光芒。”

上面法国诗人的说法非常有道理。其实不光是成为一个伟大诗人,成为其他任何领域的顶尖高手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多年坚持不懈的修炼。

最近买了2本美国畅销书《异类》和《一万小时理论》。在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提到了一个正常人想成为某一领域的顶级高手都至少需要一万小时的专注练习。这个观点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有力驳斥了那些认为优秀人才都是天生的看法,我们眼中所谓的“天才”更多是后天培养而成。这个观点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在现实中又有多数人明白呢?

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也许不一定像题目所说的需要20年时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人都需要长时间的重复练习,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