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寻我(23)我(们)是【稳操胜券】的交易者
交易的操作,有那么多的不同操作周期(级别)可供选择,在每一个操作周期里也有那么多的均线可供选择。
市场的做市商,明白这些选择,但是无能主宰参与市场的每一个交易者对周期和均线的选择。
交易的操作,有那么多的不同操作周期(级别)可供选择,在每一个操作周期里也有那么多的均线可供选择。
市场的做市商,明白这些选择,但是无能主宰参与市场的每一个交易者对周期和均线的选择。
做交易,99%以上的人在谈论【趋势】两字。顺势而为似乎是交易必信之天条。
想想,话是正确的,即理念是对头的。可是,交易的操作,不仅仅是理念。仅仅有了正确的理念、而没有相应的方法配合,说来说去只能是【语言上的巨人】。
盘整的行情,几乎是所有的单边行情后的跟屁虫(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还存在V字型反转行情。其实,V字型反转行情就是形成后续更大级别的盘整区域) -- 这样的盘整行情也是几乎所有的交易者所头痛的行情(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不是所有的交易者都会头痛,有的人已经有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由此,人的心理在还没有操作时已经存在潜在的恐慌和犹疑了、在操作中这样的恐慌和犹疑又变成了无所适从和纠结 -- 要么上上下下地不断止损以至于亏损累累;要么吓得早早离场。【这一切,都违背了“截短亏损让利润奔跑”这一在市场里唯一获得总账盈利的准则。】
经过学习、实践、感悟、再学习、再实践、再感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我对交易提炼了六句真言:
【依据统计概率,摒弃分析预测;严格执行规则,纪律保证盈利;会舍才会有得,贪婪终至亏损。】
时间段,不是指自然时间(即以周、日、小时、分钟等计算的时间),而是指K线数量。一根日K线,可以换算成4根小时K线、8根30分钟K线、16根15分钟K线、48根5分钟K线、240根1分钟K线……,一天的交易时间比1分钟的交易时间长许多,但是,以K线数量计的时间段,240分钟和4小时比较,前者要长许多许多 -- 因为240根K线当然大大大于1根K线的数量。
之所以要这样来计算时间段,是因为各操作级别走势的相似性。由此,只需要观察、统计较小的操作级别的走势,比如说100,000根1分钟的K线,就相当于研究了100,000/250=400年的日K线走势 -- 但是,全世界的股市历史总计也只有400年多一点,而真正有技术分析的历史只有100多年,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你怎么知道400年的操作概率呢?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都是结果。某某人大盈利了,某某人亏损了。这些人的盈亏究竟是怎么过来的,不是局内人是一点也不清楚的。作为学习者,评判高手的标准和社会的标准应该不同,我们不仅要看结果,更要重视过程。
喜欢交易这条孤独的路
走入社会后,我逐渐发现自己这种不善交际的性格很难让自己完全融入身边的社会,比如我做快递员时公司提供住宿,但是我还是自己在外面租房子,我喜欢独处。所以我需要一个不需要太注重交际的“职业”,大部分人都需要通过像公司、政府等一些具有等级的组织,一步步向上爬,来实现名利双收,可是这条路对我来说不适合。
关于金融证券交易,我们人类可以说的东西有很多很多。事实上,我们已经说了许许多多。
交易,在我的心目中,仅仅是下列的简单事实:
【用一个可以接受的“可能的”亏损,去尝试(交)遇到(易)一波“可能的”较大波动的行情--盈利;或者遇不到(易)这样的波动行情--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