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知偏差的一篇文章

 在一个叫“不安静的书桌”的知乎专栏里看到一篇名为《一篇文章理解所有认知偏差》的文章。看完文章内容,我们就可以找到下面三个问题的答案:1,导致认知偏差的原因有哪些?2,认知偏差导致的后果有哪些?3,如何纠正认知偏差?

 在一个叫“不安静的书桌”的知乎专栏里看到一篇名为《一篇文章理解所有认知偏差》的文章。看完文章内容,我们就可以找到下面三个问题的答案:1,导致认知偏差的原因有哪些?2,认知偏差导致的后果有哪些?3,如何纠正认知偏差?


原文如下:


Buster Benson是 Slack 平台产品团队负责人,之前曾任职于 Twitter 和 Amazon。在这篇文章中,他对维基百科中索引的 175 种认知偏差进行了梳理归类,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它们是如何产生和运作的。

 

 

我常常会用到维基百科上的「认知偏差列表」这个条目。每当我目睹了某一种认知偏差在现实中发生,却很难回忆起来这个认知偏差的名称或者详细的含义时,我就会打开这个页面去寻找答案。这个可以帮助我发掘我思维中的漏洞的宝贵的资源,是我看到的最为全面又最简洁易懂的一个关于认知偏差的列表。

 

但是坦率地说,这篇维基百科组织得有点乱,许多年来我一直希望能够梳理清楚这个页面中的信息脉络。在这个页面里查找某一个认知偏差非常困难,更别提我常常在找到之后扭头就忘了上次看到的位置。我觉得这应该是因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已经有近千人先后编辑过这个页面,这使得它变得愈发庞大和冗杂。时至今日,这个条目里共索引了 175 种认知偏差,散落在几个界限模糊的分类中(例如决策偏误、社会偏误、记忆错误与偏误,等等)。而每个分类中又是生硬地按照英文字母来排序所有的认知偏差。甚至,还有很多实际意义差不多,只是名字不一样的认知偏差重复出现在不同的分类中。

 

在过去的四周里,我(Buster Benson)一边休陪产假一边深入地分析了这个列表,才终于整理了出一份更简单、清晰的认知偏差分类树。要不是这段时间里可以思索这些认知偏差之间的区别,我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可能早就无聊致死了。

 

我把这 175 个认知偏差都放到了一个 Excel 表格中,去重之后,将类似的认知偏差(例如怪异效应和幽默效应)或者互补的认知偏差(例如乐观偏误和悲观偏误)归纳到一组之中。最后,我从所有的认知偏差中归纳出了 20 组不同的思维机制,正是这些思维机制导致了所有的认知偏差的产生。

 

在种种尝试后,我最终又根据这 20 组思维机制所产生的原因,把它们分成了四大类。每一个认知偏差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一般来讲都是我们大脑为了节约其时间或者精力。这四大类也正是我们大脑最起初想要解决的四大问题。因此这样梳理了所有的认知偏差并进行归类之后,我们也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认知偏差,它们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又导致了什么样的问题。

 

导致认知偏差出现的四个问题:

 

信息过载,信息的意义不明确,大脑来不及认真作出反应,以及大脑存不下所有的记忆。


问题1:信息过载。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我们必须主动过滤绝大多数的垃圾信息。所以我们的大脑也有一些简单的原则来选择性地接收最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会更容易注意到信息中我们已经熟悉或者被反复提起过的部分。 这条定律很简单,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注意到那些最近已经遇见过的事物。 参见: 可得性捷思法 , 注意力偏误 , 真相错觉效应 , 多看效应 , 情境效应,依赖提示的遗忘,心境相合性记忆偏误 , 频率错觉,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 , 移情隔阂, 不作为偏误 , 基本比率谬误.


怪异、滑稽、引人注目、拟人化的事物要比常见或无趣的东西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我们的大脑认为不常见或者令人吃惊的事情非常重要,同时我们往往会忽视那些普通的或符合预期的信息。 参见: 怪异效应,幽默效应 , 雷斯多夫效应 , 图片优势效应 , 自身相关效应 , 负面偏误。


当事情有所变化时我们会提高警惕。并且我们会过高地评估事情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如果能够排除掉变化本身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影响,客观地评估变化后的事物的价值的话,我们会发现大脑严重夸大了变化前后的差异。类似的,当我们对比两个相似的事物时,也容易倾向于对比这两个事物的价值之间的差异,而不能够分别独立地评估其价值。参见: 锚定效应,对比效应,聚焦效应 , 货币错觉 , 框架效应 , 韦伯-费希纳定律
, 保守倾向 , 差异偏差。


我们更容易注意到每一件事情中符合我们信念的那部分细节。这一条原则非常重要,并且可以以此推论出:我们往往忽视了违背我们自己的信念的信息。参见: 确认偏误, 相合性偏误 , 购后合理化,支持选择偏误 , 选择性知觉 , 观察者期望效应,实验者偏误,观察者偏误,期望偏误 , 鸵鸟效应 , 主观验证 , 持续影响效应 , 塞麦尔维斯反射。


我们更容易注意到别人的缺点,也更容易忽略自己的缺点。没错,当你认为这篇文章是一个其他人的思维怪癖清单的同时,请也不要忘了,你也同样会被这些认知偏差所影响。参见: 偏见盲点 , 素朴犬儒主义 , 素朴实在论。


问题 2:信息的意义不明确。

 

我们只能看到大千世界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我们仍然需要从这一小部分世界之中建立起每个人的世界观。在过滤了过载的信息之后,我们的大脑就会将所有的信息连接起来,脑补出这些信息之间缺失的细节,并通过这些信息不断更新我们的世界观与心智模型。

 

无论所拥有的信息有多么匮乏,我们总是希望尝试还原事物的全貌。 这个世界广袤而又复杂,而我们所能获得的信息却很有限,我们永远无法一览这个世界的全貌。那么为了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我们的大脑就会不断建立和更新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参见: 虚谈 , 集群错觉 , 对样本数不敏锐 , 忽略可能性 , 轶事证据, 效度的错觉 , 蒙面人谬误 , 新词错觉 , 赌徒的谬误 , 热手谬误 ,错觉相关 , 空想性错视, 拟人论。


我们总会依靠刻板印象、笼统的观念、凭借过往的记忆来看待眼前的事物,就算该事物的现状早已焕然一新或者大相径庭。对于一个早已熟悉的事物,当我们了解到了关于它的一部分信息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凭空猜测另一部分信息,或者参考其他我们认为的可信信息源来补全信息。与此同时,我们常常会忘记哪一部分信息是我们真正知道的,哪一部分是我们所脑补出来的。参见: 群体归因错误 , 终极归因错误 , 刻板印象 , 本质主义 , 功能固着 , 道德认证效应 , 公正世界理论 , 谬误论证 , 权威谬误 , 自动化偏误 , 从众效应 , 安慰剂效应。 


我们总会认为,更熟悉、更喜爱的人或事就会更好,而不熟悉、不喜欢的自然就更差。和上一条类似,我们常常会因为我们所脑补出来的信息,影响到了我们对于事物价值的判断。参见: 光晕效应 , 群内偏见 , 外团体同质性偏见 , 跨种族效应 , 啦啦队效应 , 熟悉路线效应 , 非我发明 , 反动贬低 , 正面效应。


我们会简化概率或者数学问题,这样大脑才可以轻松进行决策。我们的潜意识非常不擅长数学。并且当我们判断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时,十有八九会完全判断错误,除非我们能够获得所有的背景信息。参见: 心理账户 , 正常化偏误 , 诉诸可能 , 墨菲定律 , 分开加总效应 , 幸存者偏差 , 零和捷思 , 面额效应 , 神奇的数字:7±2


我们都以为自己擅长于看透人心。有时,这会导致我们总认为别人应该知道所有我们知道的事情;有时,又会让我们觉得别人都应该根据我们的自我认知「公正」地看待我们。例如,我们常常会过分地「以己度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别人的行为(甚至认为别人的思维会比我们的要简单很多)。 参见: 知识的诅咒 , 洞悉的错觉 , 镁光灯效应 , 外部机构错觉 , 认知不对称的错觉 , 外在诱因谬误。


我们会套用现在的思维模式和假设来推测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 而且,我们常常难以预测,事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速度有多快(或者有多慢)。 参见: 后见之明偏误 , 结果偏误 , 道德运气 , 衰落 , 伸缩效应 , 玫瑰色回忆 ,影响力偏误 , 悲观偏误 , 规划谬误 , 省时偏误 , 支持创新偏误 , 投射偏误 , 自制偏误 , 自我一致性偏误。


问题3:大脑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我们无法控制时间,也不可能无所不知,但这不是能使我们停止思考的原因。人类之所以能生存至今,正是因为具备了在未知的环境中快速反应的能力。每当了解到一个新的信息,我们都会首先评估我们影响事态的能力,所有的可选的应对方式,并推测不同的决定会导致的后果,从而作出判断,或者立刻开始行动。

 

我们只有在认可当前目标,并且对自己的影响力有信心的情况下,才会有所行动。虽然这种信心实际上常常是过度自信,但是如果失去了这种自信心,我们就会畏葸不前。 参见: 过度自信效应 , 自我中心偏误 , 乐观偏误 , 社会期许偏误 ,第三人效应 ,佛瑞效应,巴纳姆效应 , 控制的错觉 , 错误共识效应 ,丹宁克鲁格效应 , 难易效应 , 优越感错觉 , 乌比冈湖效应 , 自利偏误, 行为者-观察者偏误,基本归因错误, 防卫性归因 , 性格归属偏误 ,心血辩护 , 风险代偿,佩兹曼效应


我们会更关心与我们有关的,当下的信息,而不是在时间和距离上更遥远的信息。这是为了在既定的目标上始终保持专注我们更关注眼前的事情,而不是未来会发生的事情;也更关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对匿名或含糊的人物的报道。考虑到这个问题对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观所造成的巨大的影响,我很难想象,这个分类里竟然只有两三个认知偏差。参见: 双曲贴现 , 诉诸新潮 , 可辨识受害者效应


「完成」一件事情对我们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所以我们会有更大的动力去继续完成已经投入过时间和精力的事情,而不是不断地开启全新的任务。这是行为经济学家版本的牛顿第一定律:运动着的物体会一直保持运动状态。这条定律帮助我们无论经受了再多的挫折,有再多放弃的理由,都能持续努力下去直至完成。参见: 沉没成本谬误, 不理性增值,承诺升级 , 损失厌恶 , 宜家效应,处理难度效应 , 产生效应 , 零风险偏误 , 处置效应 , 单位偏误, 假确定性效应 , 禀赋效应 , 逆火效应


为了避免损失,我们总倾向于维持现有的团体地位和控制权,并且尽可能避免作出无法撤回的决定。不得已要做决定的时候,我们总会倾向于选择看不到太多风险甚至是保持现状的选项。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参见: 系统正当化, 对抗心理 , 逆反心理, 诱饵效应 , 社会比较偏误, 安于现状偏误


我们更喜欢看起来简单的选项或者是有更多了解的选项,而不是更复杂、更模棱两可的选项。我们总是更想去做简平快的工作,而不是那些重要但是麻烦的事情,哪怕后者常常意味着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时间和精力。参见: 模糊偏误 , 资讯偏误 , 信念偏误 , 押韵效应 , 帕金森琐碎定理 , 德尔摩效应 , 合取谬误 , 奥卡姆剃刀 , 少即是好的效应


问题 4:如何对浩瀚的记忆做出取舍?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的大脑会遇到浩如烟海的信息,只能作出取舍,尽力记住将来可能用得上的信息。因此大脑总在不断地作出判断,哪些记忆应当永存,哪些记忆可以被舍弃。例如,我们更喜欢概括的信息,而不是具体的信息,因为概括的信息可以占用更少的脑容量。当大量信息都简化到极致时,我们就只能从中挑出一些存储下来,丢掉所有其他的信息。通常而言,我们大脑中的信息选择机制会与本文问题 1 中所提到的,解决信息过载的过滤机制有所关联;亦或者与问题 2 中所提到的,脑补信息的流程有所关联。这些机制所筛选出的信息又都会对筛选机制本身有所增益,如此反复,从而使这些机制不断自我增强。

 

我们会在事实基础上编辑和加工一些回忆。在这个过程中,回忆会越发丰富,原本不同事件的细节可能会张冠李戴,交织在一起。甚至我们会偶尔在回忆中加入一些本不存在的细节。参见: 记忆来源偏误,来源混淆 , 潜抑记忆 , 错误记忆 , 可暗示性,间隔效应


我们会丢弃掉细节信息,只留下刻板而笼统的印象。为了在有限的脑容量中记住尽可能多的信息,我们这么做确实出于必要,但是刻板印象、偏见和内隐联系所引发的问题,是本文所有认知偏见导致的问题中,最显而易见和最为恶劣的。参见: 内隐联系,内隐刻板印象,刻板偏误 , 偏见 , 负面偏误 , 情感衰退偏误


我们只记得住事情或者列表中最关键的要素。大脑并不打算对事件或者列表做一个全面而又准确的概括,通常会挑选几个要素直接代表整个事件或者列表。参见: 峰终法则 , 钝化与锐化 , 错误讯息效应 , 过程时间忽视 , 序列回忆效应,列表长度效应, 模态效应 , 记忆过滤效应,部分项目提示效应 , 首因效应 , 近时效应 , 序位效应 , 后缀效应


很多时候,信息被记住或者被遗忘,仅仅是因为展现形式的不同。我们的大脑只记录它们认为重要的信息,但是大脑很少根据信息本身的价值作这个决定,而常常是选择其他的外部条件,例如:信息的展现形式,与此同时还发生了什么,是否未来还能再找到这条信息,等等。参见: 处理深度效应 , 考试效应 , 心不在焉 , 轮流发言效应 , 舌尖现象 , 谷歌效应


太好了,那我怎么能记下来所有的这些认知偏差呢?

 

其实你并不需要记住所有的认知偏差,仅仅牢记下面的这四个问题就可以了,我们的大脑进化了数百万年就是为了解决这四大问题(以及你可以收藏这篇文章以备不时之需,万一你想找某一个特定的认知偏差时来这里搜就好了):

 

信息过载让人很不舒服,所以我们主动对信息进行过滤。噪音成为了信号。


缺乏意义的零散信息会困扰着我们的大脑,所以我们自行脑补了信息中缺失的部分。信号连成了一个事件。


想要避免错失机遇,就需要迅速采取行动,因此我们会匆忙下定结论。事件变成了决定。


即使这样大脑还是不堪重负,所以我们只想记住最重要的信息。决策最终化为了我们的心智模型和世界观。


为了避免被信息过载淹没,我们的大脑需要对海量信息进行脱水和过滤,并且几乎不加思索地飞速判断出哪些重要信息值得关注。

 

为了从无数碎片信息中归纳出明确的意义,我们需要填补信息之间缺失的细节,并且将所有信息映射到我们已有的心智模型之中。同时我们也需要避免我们的心智模式因此有所动摇或模糊。

 

为了迅速采取行动 ,我们的大脑需要对可能波及我们的生存、安全以及成功机会的问题迅速做出决定,并且始终充满着自信。

 

为了更高效地完成上述的一切,我们的大脑需要记住新信息中最重要和最有用的部分并运用于大脑的其他机制,久而久之,这样大脑才可以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以及不断自我改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遗忘其他的「不重要或没用」的信息。

 

这些机制听起来很靠谱!所以为什么还会有「偏差」呢?

 

上述大脑机制依次解决了大脑的四个大问题,但分别有着不同的副作用,正是这些副作用导致了所有认知偏差的产生。因此,除了上面的四个问题,我们也最好记住下面这四个副作用导致的结果:

 

我们被遮蔽了双眼。大脑过滤掉的信息中有一些实际上是有用并且重要的。


我们为信息归纳意义的时候,实际在给自己植入幻觉。我们会根据我们的假设臆想出事情的细节,也会因此构造出错误的含义和情节。


快速作出的决定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问题。我们在快速反应下作出的一些决定是不公正、自私自利的,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我们的记忆会不断放大错误。我们记忆中的错误信息会导致上述的所有机制不断扩大偏差,对我们的思维造成更坏的影响。


只要记住了上面提到的四个问题,和我们大脑解决这四个问题的过程中导致的四个后果,根据「可得性捷思法」(更准确说,应该是「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我们就会更为频繁地注意到生活中认知偏差的发生。如果你还能每过一段时间都来复习一下这篇文章的话,「间隔效应」将帮助你记忆更多的认知偏差,从而不断自省是否陷入到「偏见盲点」和「素朴实在论」之中。

 

我们永远无法使上述的四大问题彻底消失(除非我们能够将大脑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提升到天文数字)。但是,一旦当我们接受了自己永远受到认知偏差影响的现实,事情就已经开始了变化。「确认偏误」会一直帮助我们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我们「永远生活在认知偏差之中」,这会使我们更加了解我们自己。

 

“自从了解了认知偏差,我发现它们无所不在!”


认知偏差是一把双刃剑,在正确的环境下会带来好的效果,而适用到错误的环境时就会对我们有害。这是唯一一个我们生来就拥有的思考机制,并且在它们本应解决的问题上也确实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当了解和熟悉它们,甚至应当感激我们神秘的大脑中,一直有这样一个处理天地万物的机制。


原文链接:betterhumans.coach.me/c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