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兰频和他翻译的《期货市场的技术》《价差交易入门》
在《期货市场的技术》一书的译者序言中作者提到他本人曾经在日本有10年以上的期货交易经历。所以我们可以判定毛兰频先生也是个靠交易为生的投机客。也许成功人士都很低调吧,在网络上目前关于毛兰频先生的私人信息几乎找不到。
在《期货市场的技术》一书的译者序言中作者提到他本人曾经在日本有10年以上的期货交易经历。所以我们可以判定毛兰频先生也是个靠交易为生的投机客。也许成功人士都很低调吧,在网络上目前关于毛兰频先生的私人信息几乎找不到。
在我个人看到,中国正处于个转型期,社会矛盾集中,所以中国政府以后在维稳方面需要花费很多心思,相关的维稳装备也是比不可少的,催泪弹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在世界各国政府在对待大众时也很常见。
我刚刚看到“什邡官方通告:27人因违法被强制带离”。现在像这样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政府不让闹事,但是在中国如果不把事情闹大就不会引起政府的重视,问题也就解决不了。在利益的博弈中,政府和商业公司明显处于强势地位.......
谷歌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们最初于 2005 年发布 iGoogle,当时任何人都不曾完全想到如今的网络和移动应用可以带来触手可及的个性化实时信息。在运行于平台(如 Chrome 浏览器和Android)上的现代应用出现后,用户对于诸如 iGoogle 之类产品的需求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因此,我们将于2013 年 11 月 1 日逐步停止使用 iGoogle,您有整整 16 个月的时间可以调整或轻松导出 iGoogle 数据。“
大家在交易股票、期货的时候,总是可以在盘面上看到各种技术指标,比如常见的RSI, KDJ,MACD等,大家看到这些技术指标总是随着价格的涨跌也做出相应的变化。很多人会以为价格变化和这些技术指标的变化是同步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我是在网上浏览时偶然看到林辉太郎先生的《期货市场的技术》。当时就到亚马逊网站看了一下这本书的介绍,结果被林辉太郎先生的严谨态度所吸引,就买了一本,在今年回家时带了回去,看了3遍,因为我交易时间不长,所以很多地方没有办法理解透彻,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对我自己的影响是深远的。我时常想:如果我早点看到这本书的话,就不会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赔不少钱了。
我很同意索罗斯的观点: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不完美的,而不完美的认知又会让事物的发展更加扭曲。这个论点简单说明了思维和现实(或者说意识和物质)直接的关系:人从现实中得到的认知不完美,而这个不完美的认知会让现实变得扭曲,扭曲的现实进而让人的认识更加不完美。这个观点是对指标技术派的有力反击。技术分析认为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而事实上市场行为只是被扭曲了,并没有消化一切。各种技术指标就像价格运动留下的影子,用这个过去的影子去预测未来肯定不会有太高的准确率。
刚刚看了一下曾经的交易记录,我发现自己转让亏损是手续费的近两倍,说明自己交易过于频繁了。作为一个交易新手,过度交易往往会导致交易成本上涨,成功率下降。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就放弃了日内短线交易,而是进行中长期的趋势交易。事实证明自己当初的做法是正确的。通过中长期的趋势交易可以有效降低手续费。我现在还年轻,现在知道这点也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