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 月

在贪婪、恐惧、希望、侥幸、绝望等人性面前人人平等

        报道说著名艺人汤唯被电信诈骗了21万元。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多少,为什么汤唯会被骗呢?

 

       人因为生长环境和人生经历的不同往往会导致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阅历。把大明星、诺贝尔获得者、普通人放到一起对比看似差别巨大,但是有一点他们并没有多大差别:表现为贪婪、恐惧、希望、侥幸的人性。这些人性更多是先天的,改变起来极其困难.........

在贪婪、恐惧、希望、侥幸、绝望等人性面前人人平等 Read Post »

渤商所交易软件的条件下单功能和普通预埋单功能有什么不同?

       现在股票交易软件上也有预埋单功能,但是没有发现条件下单功能。而渤商所的交易软件上则有条件下单的功能。有了这个功能我们就可以通过设置订立仓位或者转让仓位的指令,只要价格符合设置的条件时,系统会自动执行指令。这样的话就不需要我们时刻盯着盘面了。

 

 

       我发现,通过条件下单就可以实现简单的程序化交易了..........

渤商所交易软件的条件下单功能和普通预埋单功能有什么不同? Read Post »

思维导图对写博客和投机交易有什么积极意义?

       以前也经常在博友的博客中看到“思维导图”这个词语。可是一直没有详细了解过,更没有使用。最近大概了解了一下,我发现思维导图对提高学习效率和解决某些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究竟什么是思维导图呢?

 

      下面是维基百科上的解释:“心智图(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思维导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思维导图对写博客和投机交易有什么积极意义? Read Post »

投机客从小白到形成自己思维框架是个漫长的过程

       今天在一个博友的博客上看到一篇谈论如何形成自己思维的问题。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吧。在09年之前我对投资理财几乎一无所知,从那时起,我慢慢接触了指数基金、股票、电子现货,都亲身参加过买卖交易。其中自己在电子现货交易上花的精力和时间最多,从10年8月开始实盘交易到现在,我的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了上面,不是实盘交易,就是阅读相关的行业书籍。

 

        从当初对电子现货一窍不通,到现在慢慢建立了自己的思维框架,用了将近4年时间。在这四年时间里,我单单购买行业书籍就花了2000多元,每年实盘交易总体算下来都是赔钱的,只是赔的不多。

投机客从小白到形成自己思维框架是个漫长的过程 Read Post »

如果错了,剩下的唯一问题是要错多久?

        何为对,何为错?

 

       做交易的人时间久了就会有自己的一套交易规则。按照交易规则做的就是“对”,违背交易规则的做法(即便是赚了钱)也是“错”。因为每个人的交易规则不同,所以每个人身上发生的“对与错”也不同。可见,在判断交易行为是对是错问题上不是绝对的,要具体人具体分析。

 

 

      那些凭感觉胡乱交易的人往往缺乏规则意识,所以判断这些人身上的对与错就很困难。在这些人心理赚到钱的交易就是对的,赔钱的交易就是错的。这些人完全是以交易的结果论英雄,而不是以交易方法的整体优劣性。

如果错了,剩下的唯一问题是要错多久? Read Post »

持仓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吗?

       有时候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些股市评论人说“持仓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的观点,在一些朋友的博客上也有类似的观点。我自己不同意这个过于武断的看法。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通过超短线就很成功,比如那些用超级计算机交易的人,也有很多人通过中长线交易的也很成功,比如巴菲特。所以我们不分情况就果断的说:“持仓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持仓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吗? Read Post »

海龟导师理查德·丹尼斯为何早早退出交易场?

      其实什么时候退休是理查德·丹尼斯先生自己的事情,我们无权干涉。但是分析理查德·丹尼斯先生退出交易场背后的原因对我们这些致力于投机事业的人来说意义重大。

 

      通过百度百科了解到,理查德·丹尼斯先生1949年出生,1987年因为股灾遭受重创,1988年淡出交易场。

 

      我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是:理查德·丹尼斯为什么会在股灾中遭受重创呢?

海龟导师理查德·丹尼斯为何早早退出交易场? Read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