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凰网看到这样一个报道:题目是《42岁农民工硕士遭遇就业难 感叹知识无法改变命运》:
“42岁的滕振国,曾以农民工的身份、以高中毕业的第一学历、以自学数载的坚忍、以38岁考上硕士研究生的荣光,轰动河南乃至全国。
鲜为人知的是,硕士毕业之后,他的生活、工作又回到了原点。
对于他来说,知识没有改变生活艰难的命运:重新回到了曾经打工的高校做起管理员;微薄的工资承受不起他大胆地买一件新衣服;在那里扫地数年的妻子依旧数落他的无用……”
………………………………………………………
在中国很多人对学历更多的认识还是停留一种“炫耀”和莫名“崇拜”上,他们追求虚荣,带着“知识改变命运”(其实是挣大钱,做大官)的思想去上学。他们心里想的就是多赚钱,光宗耀祖。认识浅薄,思想虚伪致使很多人带着各种模糊的幻想去读书,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了什么。
很多人在求学的道路上认识存在很大的问题。第一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现实告诉我们知识并不一定可以改变你的收入;第二是:挣钱需要学历。现实告诉我们挣钱是不需要什么学历的(个人觉得初中毕业足够了)。
报道的主人公犯了什么错,致使生活至今窘迫呢?
我在《智慧和耐心比第一桶金更重要》一文中介绍过致富的三个基本条件,我觉得上面的主人公是很优秀的。自学数载可见他的毅力和耐心都是没有问题的,智力也很不错。但是他做的不好的地方是;没有认识到钞票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最直接的东西
,所以他最需要的是钞票,而不是高学历。
所以我觉得报道的主人公贫穷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最基本的常识:钞票对我们每个人真的很重要。
一个基本的问题,他竟然到了40多岁都没有搞明白,这个问题根源在谁?----社会和学校都有责任,还有他本人。
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商业社会里,我们的第一追求必须是挣钱(钱挣钱更好),有了钱你才能更多的自由,不至于被工作所束缚,每天为生计发愁。很多人会骂我俗气,我知道。尽管很多人心里也这么想。
所以在我们子女以后要上学的时候,我们都应该问清楚:他以后是想当科学家,还是想挣钱?如果是后者的话,我觉得还是不要追求太高的学历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去年有一个刘元元自杀事件,加上我不知道的,这样的高学历悲剧希望以后不要再上演了吧!(文/土狼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