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忠、愚孝能不能和自由、平等、独立共存?

       也许是春节的缘故。最近每天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公益广告,大意就是告诉年轻人要孝敬父母的。在国内,绝大部分人对这个广告应该是认同的。因为忠孝文化在国内已经存在很久,根深蒂固,想要去除谈何容易。

 

仔细思考一下,我发现这种忠孝文化不单单是个人的事情,它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

 

尤其是在以前的封建社会,长辈对晚辈、官员对平民灌输最多的就是忠孝文化,这种文化过于强调晚辈对长辈、平民对官员的无条件的孝顺和忠诚。这种文化绝对排斥自由、平等、独立的,绝对是精神毒药。

 

古代的管仲提出了“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多余的钱财),隘(限 制)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如果说忠孝是从精神上毒害个人的话,那么这种“利出一孔”的做法就是从经济上遏制个人对独立、自由、平等的追求。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程中,重农抑商是个很大的特点,这样的话,人的上升通道仅仅剩下了仕途。而科举制度对正是封建统治者维护自身权利的工具。

 

经济上的限制让人失去独立生存的能力,精神上毒害让人彻底沦为封建统治的工具。目前来看,和古代相比,很多人经济上比较富裕了,但是忠孝文化一直毒害着许多人。所以当很多人有意无意选择了忠孝文化时,他就无意中拒绝了追求独立、自由、平等。

 

一个人活着不能(或者不知道,或者不敢)追求独立、自由、平等,还谈和尊严?(文土狼妹妹)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