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的理财五定律之二

金钱作为财富的象征,不懂得如何运用的人往往很难长期富有。大手花钱的人往往不配拥有财富,所以才有了第一个定律,先人告诫我们要有节约和储蓄的习惯。

2010年的新一届世界首富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平时都是住普通的民居,戴的是塑料手表,巴菲特也是生活很节俭的,住房装修简单,开的车也是老式的,多年如此。

金钱的第二定律:金钱愿意为懂得运用它的人工作;

钱在不同的人手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和作用。比尔盖茨已经把自己的大部分财富捐给了自己创立的基金会,巴菲特也准备把自己的财富捐给盖茨的基金会,他们都没有把财富太多的留给子女。现在仇富的人很多,但是我们很少听到关于盖茨和巴菲特的负面新闻,恰恰相反,他们的善举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肯定和尊重。

反观国内,很多人都对富人充满仇恨,为什么呢?国内现在虽然有很多富人也有慈善的举动,但是比例还是很小的部分。大部分富人都有奢华铺张浪费的习惯,甚至富二代也有父辈的奢华习性。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留学国外的富人子女奢华的新闻。看看这个吧《澳洲中国留学生的奢靡生活》。

同样是富人,差距为什么就这么大呢?

归根到底还是人的修养问题。有些人深知自己的财富来自社会,所以常常有感恩的善举,自己生活和普通人无异。而现在的很多“新富”们往往是只在乎自己的享受,不注重对社会的回报,这些人难免会引起社会的反感和仇视。

纵观历史,真正的富人往往具有感恩社会、反省自己的良好修养,只要那些暴发户才会只顾满足自己私语,极尽奢华的生活,最终被世人唾弃。(文/土狼妹妹

相关文章:

[古巴比伦的理财五定律之一]

[巴西首富埃克·巴蒂斯塔发家地图不牢靠]

[“股神”巴菲特五年首输标普五百,“傻瓜式”指数基金优势明显]

[陈庆松—五毛小汤包打造的财富地图]

[吴胜明(女)的人生财富地图]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