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格是否完全反映所有信息,可以随意假定,无论何种假定,都和实际 的交易关系不大。
交易中,你唯一需要明确的,就是无论市场价格是否完全反映信息,你都必 须以市场的价格交易,而你的交易将构成市场的价格。
对于交易来说,除了价格,一无所有。这一切,和市场价格是否反映所有信 息毫无关系,因为所有价格都是当下的,如果当下的信息没被市场反映,那它就 是没被市场当下反映的信息,至于会不会被另一个时间的价格反映是另外的事 情。
站在纯交易的角度,价格只有当下,当下只有价格。除了价格与依据时间延 伸出来的走势,市场的任何其他东西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交易,只反映为价格,以某种价格某个时间的交易,这就是交易的全部。至 于交易后面的任何因素,如果假定其中一种或几种决定了交易的价格,无论这种 因素是基本面、心理面、技术面、政治面还是什么,都是典型的上帝式思维,都是无聊勾当。
其实,对于价格来说,时间并不需要特别指出,因为价格轨迹中的前后,就意 味着时间的因素,也就是说,交易是可以按时间排序的,这就是交易另一个最大 的特征:交易是有时间性的。而这时间,不可逆。
在物理还在探讨时间是否可逆时,对于交易空间的探讨,这最困难的时间问 题,就已经有了最不可动摇的答案。而本 ID 的理论,当然也是以这交易时间的 不可逆为前提,如果今天的交易可以变成昨天的或者干脆不算了,那本 ID 的理 论马上土崩瓦解。
交易,当然是有规律的。而且这规律是万古不变的,归纳上述就是:交易以 时间的不可逆为前提完全等价地反映在价格轨迹上。当然,这万古不变也有其 可变之处,例如交易突然因为某种原因可以随便更改,因此,在逻辑上更严谨的 说法就是,把满足该条规律的市场称为价格充分有效市场,本 ID 的理论,就是针 对这种价格充分有效市场的,而这种市场,至少对应了目前世界上所有正式的交 易市场。那么,非价格充分有效市场是否存在?当然有。例如,你昨天一亿元钱 买了一石头,今天卖石头的黑帮老大拿着枪顶着你说昨天的交易不算了,钱不给了,石头也收走了,这种存在类似交易的市场当然不可能是价格充分有效的。
以前所有市场理论的误区都在于去探讨决定价格的交易后面的因素。交易 是人类的行为,没什么可探讨的,人类就像疯子一样,其行为即使可探讨,在交易 层面也变得没什么可探讨的。
所有企图解释交易动机、行为的理论都是没有交易价值的。不管人类的交 易有什么理由,只要交易就产生价格,就有价格的轨迹,这就足够了。站在纯交 易的角度,唯一值得数学化探讨的就是这轨迹,其他的研究都是误区,对交易毫 无意义。
那么,价格是随机的吗?这又是一个上帝式的臆测。决定论和随机论,其背 后的基础都是一个永恒因素论,一个永恒模式论,也就是,价格行为被某种神秘 的理论所永恒模式化。无论这种模式是决定还是随机,这种假设的荒谬性是一 样。
交易,只来自现实,因此,价格是被现实的交易所决定的。相应,上面的顾虑 就可以扩充为:交易是现实的行为,交易以时间的不可逆为前提完全等价地反映 在价格轨迹上。
交易的现实性是交易唯一可以依赖的基础。那么交易的现实性反映了什 么?有什么可能的现实推论?
首先,人的反应是需要时间的,就算是脑神经的传输,也是需要时间的;其 次,社会结构的现实多层性以及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任何的群体性交易都不具 有同时性,也就是说,即使是相同原因造成的相同买卖,都不可能同时出现,必然 有先后,也就是说,交易具有延异性,不会完全地趋同,这是交易能形成可分析走 势的现实基础。
由于交易具有延异性,没有绝对的同一性,那么即使对于严格一种因素决 定交易行为的系统,也依然能产生可分析的价格轨迹。任何群体性的交易行为, 不会出现完全的价格同一性,也就是说,不会永远出现所有人同一时刻的同一交 易。
本 ID 的理论,有多少人学习,应用这个理论,对理论本身并没有任何实质的 影响。因为,即使所有人都应用本 ID 的理论,由于社会结构以及个体差异,依然 不会造成一个完全绝对趋同交易。这样,本 ID 的理论依然有效。
而更重要的是,本 ID 的理论,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操作,都是永远建立在当下 之上的。例如,一个日线级别被判断进入背弛段,由于某种当下的绝对突发事件, 例如突然有人无意按错键又给日本捎去一千几百颗原子弹,使得小级别产生突 发性结构破裂最终影响到大级别的结构,这时候,整个的判断,就建立在一个新 的走势基础上了,而往往这时,实际的交易并没有发生,除非你运气忒好,你刚按买入,那原子弹就飞起来了。一般人,总习惯于一种目的性思维,往往忽视了走 势是当下构成中的,而本 ID 的理论判断,同样是建筑在当下构成的判断中,这是 本 ID 理论又一个关键的特征。
而本 ID 的理论,最终比的是人本身,就像乾坤大挪移的第八重肯定打不过 第九重的。但任何非乾坤大挪移的,肯定打不过第八重一样。有一种武功是高 出其它孤峰而上的,因为起点已经大大超越了,其他那些起点就错了,又怎么能 比?
显然,不可能所有人都相信应用本 ID 的理论,因此,那些不用本理论的人, 就成了本 ID 理论吸血的对象。现实中,这种对象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其次, 如果有庄家、基金偷学了这种方法,这就等于乾坤大挪移比第几重了。而且对于 大资金来说,至少要比散户高出两重,才可能和散户打个平手,因为资金大,没有 更高的功力,怎么能挪移起来?更重要的是,级别越大,企图控制干扰所需要的 能量越大,对于周线级别以后,基本就没人能完全控制了。如果真是出现个庄家、 基金争学本 ID 理论的情况,那么除了在小级别比功力外,功力浅的完全可以把 操作级别提高来加强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应用相同的理论,在现实中也不会有 相同的结果,现实就是一个典型的非完全绝对趋同系统,就像同样的核理论,并 不会导致德国和美国同时造出原子弹,同样的理论,在不同的资金规模、资金管 理水平,选股策略、基本面把握、交易者性格、气质等情况下,自然地呈现不同的 面貌,这就保证了同一理论交易的非完全绝对趋同。
对本 ID 的理论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就是本 ID 的理论是对价格充分有效 市场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的一个完全的数学公理化理论,唯一需要监控的就是 价格充分有效市场与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这两个前提是否还存在。
更重要的是,这归根结底是一套关系人的理论,只能不断在交易中修炼,最 后比的可是功力。例如,就算是背驰这么简单的事情,就算是同一种方法,当成 为群体性行为时,比的就是心态与功力。心态不好、出手早或出手迟的,就会在 价格上留下痕迹。甚至当趋同性较强时,会使得级别的延伸不断出现,那就让功 力深的人得到一个更好的买入或卖出价格,这些细微的差别积累下来,足以使得 赢利水平天差地别。
这也是为什么本 ID 可以把理论公开的一个深层原因,因为本 ID 的理论是 对价格充分有效市场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的一个客观理论,即使公开了,也不会 让这理论有任何改变。
至于理论可能造成的趋同交易加大,也早在本 ID 理论的计算中,这里比的 是当下的功力。
无论你用什么交易方法,只要是在价格充分有效市场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 里,你就在本 ID 理论的计算中;而要在本 ID 的理论里功力日增,就首先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这也是本 ID 让各位多看本 ID 所解释论语的原因。交易,不 过是人类行为的一种。
要成为成功的交易者,首先要对人类的行为穷其源,得其智慧。否则,一个 糊涂蛋,什么理论都是白搭。
本 ID 理论的基础部分,只是把现实的真相解剖出来,但这远远不够,看明白 与行得通,那是两回事情。当然,看都看不明白,是不可能真的行得通的。而行, 就是修行,“见、闻、学、行”,缺一不可。本 ID 的理论如同大道,不需要私藏着,都 可以学、都可以行,但能否行到不退转的位置,是否最终还是“学如不及,犹恐失 之”,那就要靠每个人自身的修行了。
理论,只是把现实解剖,但真正的功力,都在当下。
不光要用理论的眼睛看清楚现实,更要逐步让自己和走势合一。而行的初 步功力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恰好”。这个“恰好”是动态的,无论多少人,每 个人的行为当成一个向量,所有人的行为最终构成走势的向量,而所谓的“恰 好”,就是这个总向量本身。
而如何才能永远和这总向量一致?就要首先把自己变成一个零向量,有也 只有当一个零向量加入到任何一个向量叠加系统里,才不会影响到最终的总向 量的。把自己的贪婪与恐惧去掉,让市场的走势如同自己的呼吸一般,看走势如 同看自己的呼吸,慢慢就可以下单如有神了。
你的交易,就是顺着市场的总向量的方向增加其力度而已,这才是真正的顺 势而为。只有这样,才算初步入门,才能逐步摆脱被走势所转的可悲境地,才能 让自己和走势合一,和那永远变动的总向量一致而行。至于走势分析的学习,只 不过是门外的热身而已。
有人可能要追问,如果所有人都变成零向量,那又如何?交易市场存在的基 础,就是人的贪婪与恐惧,如果所有参与交易市场的人都没有贪婪与恐惧,那市 场就没了,货币就被消灭了。那时候,本 ID 的理论自然就不存在了。
只有对这个以人的贪婪、恐惧为基础的市场进行“不相”之,才能长期有效 地吸取这市场的血。本 ID 理论的基础部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交易市场建 筑在严密的公理化体系上,就是要把市场的本来面目还原,让人的贪婪、恐惧无 所遁形。只有明确地知道市场当下的行为,才可能逐步化解贪婪与恐惧,把交易 行为建筑在一个坚实的现实基础上,而不是贪婪、恐惧所引发的臆测上。
只有智慧才可以战胜贪婪、恐惧。
原文出处∶寻我先生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