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寻我(20)【永恒的知行合一】是证券市场长期稳定盈利的唯一准则
经过学习、实践、感悟、再学习、再实践、再感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我对交易提炼了六句真言:
【依据统计概率,摒弃分析预测;严格执行规则,纪律保证盈利;会舍才会有得,贪婪终至亏损。】
随便记录自己的生活。
经过学习、实践、感悟、再学习、再实践、再感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我对交易提炼了六句真言:
【依据统计概率,摒弃分析预测;严格执行规则,纪律保证盈利;会舍才会有得,贪婪终至亏损。】
时间段,不是指自然时间(即以周、日、小时、分钟等计算的时间),而是指K线数量。一根日K线,可以换算成4根小时K线、8根30分钟K线、16根15分钟K线、48根5分钟K线、240根1分钟K线……,一天的交易时间比1分钟的交易时间长许多,但是,以K线数量计的时间段,240分钟和4小时比较,前者要长许多许多 -- 因为240根K线当然大大大于1根K线的数量。
之所以要这样来计算时间段,是因为各操作级别走势的相似性。由此,只需要观察、统计较小的操作级别的走势,比如说100,000根1分钟的K线,就相当于研究了100,000/250=400年的日K线走势 -- 但是,全世界的股市历史总计也只有400年多一点,而真正有技术分析的历史只有100多年,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你怎么知道400年的操作概率呢?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都是结果。某某人大盈利了,某某人亏损了。这些人的盈亏究竟是怎么过来的,不是局内人是一点也不清楚的。作为学习者,评判高手的标准和社会的标准应该不同,我们不仅要看结果,更要重视过程。
如果害怕,我就会焦虑不安,不敢大胆行动做事情,结果可想而知;多年以后,我一定会深深自责,痛恨曾经自己是多么懦弱,为什么不去狠狠拼一把。
如果尽力了,即使做不成,我也不应该后悔,因为我已经尽力了。
喜欢交易这条孤独的路
走入社会后,我逐渐发现自己这种不善交际的性格很难让自己完全融入身边的社会,比如我做快递员时公司提供住宿,但是我还是自己在外面租房子,我喜欢独处。所以我需要一个不需要太注重交际的“职业”,大部分人都需要通过像公司、政府等一些具有等级的组织,一步步向上爬,来实现名利双收,可是这条路对我来说不适合。
关于金融证券交易,我们人类可以说的东西有很多很多。事实上,我们已经说了许许多多。
交易,在我的心目中,仅仅是下列的简单事实:
【用一个可以接受的“可能的”亏损,去尝试(交)遇到(易)一波“可能的”较大波动的行情--盈利;或者遇不到(易)这样的波动行情--亏损。】
当一个人选择年线周期作为操作级别,一生最多只能够做50根K线左右。如果这50根左右的K线的总体趋势是向上或者向下的(单边行情),你赌对了方向,是可以赚到钱的,事实上存在这样幸运的人。但是,如果赌错了,你是用一生在赌,这叫豪赌,事实上也是存在这样的不幸的人,而且是绝大多数人。
即便是赌对的人(极少数人),他们的效率也是非常低下的。
社会上有一种谬误叫【胜率】。诚如上述所说,如果幸运,遇到了50年的单边行情,基本上可以一路持有,胜率是100%,这样的胜率就是高效率吗?比如说,50年的单边行情,一路持有赚到了20倍或者其他的倍数,如果用季线、月线、周线、日线、60分钟、30分钟、15分钟、10分钟、5分钟、1分钟、30秒钟、15秒钟、1秒钟的时间级别操作,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可能是年线级别的10倍、50倍、100倍或者其他的数值的倍数,但是你的胜率可能只有50%或者更低一些。
如果一个人没有那么长命,只活到了60或者70岁、甚至更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