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指数大多时候无法超越
对于被动型的指数基金而言,除了各种费用外,投资者更应该关注基金公司的跟踪误差大小。
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被动型指数产品,跟踪误差最能衡量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指数管理能力。
对于完全复制的指数基金而言,跟踪误差越小,该基金就比较成功。
但是对于增强型的指数基金而言,实际的情况是误差比完全复制的指数基金要大的多,准确的说是低的多。要是比跟踪的指数走高了,那么这个误差越大越好呀,实际情况往往相反。
比如跟踪沪深300的增强指数基金,如果沪深300指数跌了4%,它跌了1%,如果沪深增了4%,它涨了5%,那么这个增强指数基金就是成功的,具有“领涨杀跌”的特性。这个也是很多指数基金公司设计增强型指数基金的初衷吧!但是实际情况大多往往是“杀涨领跌”的多。
既然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超越跟踪指数,那么和跟踪指数比较接近就可以了,所以完全复制指数基金把跟踪标的指数的大小作为一个指数基金的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影响跟踪误差的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指数基金出现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基金管理人的主动性管理冲动,申购赎回量的影响以及标的指数成份股调整。
怎样判别跟踪误差大小
我觉得这个基金公司说了都不算的,最好自己计算一下,比如每年你的指数基金增长情况和标的指数是否接近,否则你要考虑了。(文/土狼妹妹)